眼看国家已经亡了,一农民的出现,让这个国家又多延续了200年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

更始三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之后,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

主席作为一个胸有千沟万壑才学的人民革命家,在近代人民的心里地位是很高的。主席一生饱读史书,对于历史上各位帝王多有自己的简介见解。但是,流水的君王之中,他却单单对一个人有着特别高的评价。这个人,就是刘秀。

主席赞扬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也是最会打仗的皇帝。”并且,明代的王夫之也曾经夸赞道:“自东汉三代以后,能够凭借功勋而位列百代帝王之上的,只有光武帝刘秀一个人而已。”

那么,刘秀是有何德何能而得到后世的一致赞誉呢?

说起来,刘秀也算是皇族后裔,只不过等到父亲这一辈,家中已经不知道和皇帝表了多远了。刘秀早年丧父,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本来他作为一个皇室宗族,还可以按期领到俸禄,因为,汉代规定,凡是皇室成员,都可以领一份皇粮。

偏偏这时候,雪上加霜的事情出现了,他们大汉的江山易主了,王莽篡权,成了大汉的主人。既然,主人都换了,就好像房子被倒卖,新主人自然没有理由再养着旧主人家里的人吃饭。于是,刘秀一家断绝了粮食来源,只好自己下地种田满足口腹。

说来也是有缘,他的名字叫“秀”,就有庄稼的意思,而他出生时天现异象,就异在了田间地埂旁。大家也不必诧异,古时的帝王,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突出自己是天之子的特殊身份,总会是连蒙带骗地说:自己出生时发生了什么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比如,刘邦,《汉书》就曾经记载了这么玄乎的一段,说:刘邦的母亲,在梦中梦到了一条了通体金黄的长龙,并且,她在梦中与这条龙缠绵,才怀上了刘邦。刘邦这么说无非就是想突出刘邦是真龙之子,一统江山管理天下是他命中注定的事情。

如果是真的,那么,刘秀身上,是不是也有龙的血缘呢?

话说回刘秀,据传说,他出生的那一年啊,在母亲临盆的地方,有一棵禾苗结出了九头穗,并且,那一年的收成也出奇的好。要知道,九可是长久之意,亦有“九五之尊”的意思,这就说明,刘秀一生下来,就是带有“帝王之运”的人。

但是,他既然能成大事,单单靠着那一股“帝王之气”的庇护,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他之所以成皇帝,总结回来,还是他身上的三个特质帮了他大忙。

沉稳——史书有载,刘秀此人,为人行事都是一慎再慎,有时候甚至小心的过了度,让别人误以为他是畏缩不前。所以,在家里,家人都是听大哥的话。

刘秀这个大哥,确是心有大志,不甘于在乡野碌碌无为的当一个小农民,更喜欢结交有志之士,或者,是行走江湖的侠客,颇有几分梁山风采。

和哥哥这么一比,刘秀就显得过于安稳,好像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安心的种地了。为此,哥哥刘縯还用典故来打趣他,说他就像是汉高祖的兄弟刘仲在当代的翻版。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是英雄豪杰,可是,他的兄弟刘仲反而一生庸庸碌碌,毫无建树。自然,刘縯也明里暗里把自己比作了汉高祖,打算闯出一片事业。

虽然,刘秀被自己的亲哥哥这样嘲笑,但是,刘秀也不是真的就打算这么混吃等死,《东汉观记》有语焉:“刘秀也喜欢结交侠义人士,赛马比剑,而且对于邻里间的奸猾小人,贪官污吏的种种龌龊也摸得一清二楚。”

可见,他对于周围环境还是很敏感的,只是,没有哥哥那么招摇把“我要出人头地”几个字写在脸上而已。

坚韧——刘秀到了二十岁的年纪,按理说这在古代这已经可以成家立业了,可是他不。自己和家里要求,要去长安,进当时的首席学府,太学去学习。他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有渴望,不想安心的被黄土埋到脖子,就自己往外挣扎。

家里没有钱,他就去向同学借,借盘缠,和别人同租一头驴,才勉勉强强的上了路,路上盘缠不够,他们就沿路给人打工赚钱,总算进了学校。并且,在太学学习的三年里,刘秀的思想认识越发深刻,对自己将来要干的事情也越发明了。

此时,他已经摆脱了乡下那种落后的思想,结交了同在太学的当时栋梁之才。

内敛——刘秀从当时的最高学府毕业之后,也没当官,也没有给大人物当幕僚,他选了一条别人都没有猜到的路:他又回家种田了。他没有普通书生身上眼高于顶的傲气,只是他知道,要薄发,先厚积。与其着急的显露自己,不如等着机会一鸣惊人。

机会说来就来,他二十八岁的这一年,各地侠客终于看不惯王莽政权的种种所作所为,纷纷揭竿而起,起义叛乱。刘家兄弟俩也紧跟时事,加入了刘玄,一起奔波。说来,造化弄人,哥哥刘縯空有一腔热血大志,偏偏不懂得内敛低头,在一次次内政的勾心斗角中早早丧命。

之后,反而是懂得为人处世的刘秀,换的黄袍加身。

刘秀在位的三十三年,其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

参考资料:

『《后汉书·光武帝纪》、《汉光武帝-刘秀》、王忠全、郭玮,《试论汉光武帝刘秀的治国思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