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出现,真的是由于《易经》的原因吗?

近代科学的基础是什么?在中国为什么,会没有出现科学的土壤?

个人认为科学的基础有两点。

第一是规则,第二是标准。

我们这个沉重而苦难的民族骨子里的性格,的的确确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个人认为“易”即变的意思。我们的历史对哲学以及人性的研究把这一个字研究可谓太透彻。哲学是讲变的,他没有唯一的标准,因时因地而不同。而科学的答案是唯一的相对于人类的世界而言。而人性,在中国古代哲人和文人的书籍中 会演化成无所不有的答案:黑可以是黑,也可以是白,可以既不是黑也不是白,也可以既是黑也是白。

这种似是而非的高深的哲学理论,一旦演化成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哲学。我们对于,只有唯一答案的科学,也就嗤之以鼻了。

有人把中国的3000年文化历史,用三个字来形容——家天下。这是统治阶级的生存逻辑——统治大于一切,权力高于一切。故而从上到下的社会,就没有形成过讲规则,尊重规则的习惯。只重利益,不讲规则,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到现在依然如此。

没有规则就不可能会有科学的基本发展。数学和物理当中的,每一条公式,每一个定律都是对规则的充分尊重。人不尊重规则,就是不尊重科学,也就不会有科学的蓬勃发展。

但个人,也依然持以下观点。科学,并不是人类智慧的全部。若论智慧,中国人的智慧,才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我们的《道德经》就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相对论辩证法——无出其二。正如世界并不总是只有春天或者秋天。每一种思想,每一种学科,总会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科学,依然有其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

人类的历史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我们回过头去看每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时,都会觉得那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是有问题的。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所有精英和学者来说,他们的选择是唯一而且正确的。科学到底能引领人类多长的发展时间还要等我们的后代去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