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难观音为何再次安排在通天河?与灵感大王神秘使命有关?

(蜗牛看西游第2038期)

文/范泛记书

取经路漫漫,人间世沧桑。东土大唐来的圣僧走到哪里,故事就发生在哪里。吴承恩将那些游历的故事记下来,也就有了我们的《西游记》。

既然是游历故事,从行进方向上就有一个单一性,一般不走回头路。此外,每次发生的故事都有妖魔存在,但唐僧师徒过后必然“寸妖不生”,再次发生故事的概率是零。

但事情总是有例外,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唐僧走过两次,还竟然两次受难。这里就是“径行八百里、亘古少人行”的通天河。

九九八十一难中有两难发生在通天河,分别是一去一回,这在西游通篇中绝无仅有的。

第一次发生在西去的路上。那时,河中有一个自称灵感大王的妖怪。悟空和八戒扮作童男童女,借献祭之机将其打伤。那妖怪为了报仇,将一条偌大的通天河彻底冻住。唐僧不知是计,踏冰过河,结果被灵感大王生擒活捉。猴子几经营救均未成功,最后请来观音菩萨才将其降伏。原来这灵感大王并非外人,乃是菩萨的宠物小金鱼,因一日风大浪急被吹出了荷花池,落到了通天河里为妖。

按理说灵感大王已经收服,通天河就该退出表演舞台。谁知唐僧取经成功后它又一次强势回归,缔造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那时,八大金刚驾飞云护送唐僧师徒东归,将到通天河时却一把将他们推落云端。师徒四人无法过河,正为难间,河中浮出一头大白鼋。这鼋原是故人,当年为感谢猴子降服了灵感大王,他曾驮着师徒过河。再次相逢,老鼋仍热情地送他们过河。行至河中央,老鼋突然问起当年请唐僧询问佛祖年寿之事。谁知唐长老被取经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早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老鼋见唐僧食言,一怒之下将他们从身上幌入河中。亏得唐长老已脱了凡胎,二次落水才未伤得性命,但刚取来得经书都给弄湿,后来在晒经时还损了一些经文。

西游磨难中为何会出现两次通天河?问题的答案会令人膛目结舌,因为是观音菩萨为了凑齐九九八十一难而临时起意的结果。

唐僧取得经书折返大唐后,一路护佑他的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来向观音缴旨。菩萨起初很高兴,道:“准缴,准缴。”然后听取了详细汇报。当听说唐僧在西来的路上只经历了八十难后,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书上写她急传声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即刻令揭谛赶上送行的金刚,要他们再给唐僧增加一难。

这命令可难为了金刚。要知道唐僧受难都是精打细算的菩萨事先安排的,现在却要金刚们临时搞上一出。金刚的做法向来简单粗暴,直接就把唐僧等人推落云端,哪怕摔他们个跟头也算一难吧。谁知这一落恰巧就是通天河,所以上演了滥竽充数的最后一难,也造就了唐僧两次栽在同一条河里的奇事。

那么,观音为何把这最后一难安排在通天河而不是其它地方呢?其主要原因,还是灵感大王。

众所周知,灵感大王是观音莲花池的金鱼精,来到通天河却要吃童男童女,又偏偏被唐僧团队看到,最后,孙悟空找到了观音,观音急得连衣服都没穿好,鞋子都没穿上就赶到通天河上空除妖。

第八十一难哪里不选,偏选通天河,真的是巧合?显然难以让人信服。只有一个原因说得通,就是和灵感大王的使命有关。

在原著中,南极寿星是帮人长寿的,可手下梅花鹿偏要吃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

观音是送子的,可宠物却要吃童男童女。

人参果能增加人的寿命,然而外形却像婴儿的样子。

难怪有人说,西游世界里的长寿,和古代童男童女祭祀有关。观音把唐僧团队第二次弄到通天河,又让他们落了一通水,经书也泡烂不全,目的就是警告他们,不得把这些事传到东土去。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