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多变的杨炯最经典的一首诗,气势如虹彰显其爱国本色

杨炯,初唐诗人、文学家 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唐才子传》这样介绍他:杨炯,华阴人。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后为婺州盈川令。卒。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创作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作者所写此诗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气势雄浑,表达了一个书生渴望从军边塞、报国杀敌的决心。首句“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二字,生动准确地传达了战事的激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哪怕是一个书生,心中也难免少不了焦急。“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一句,描述军队出征的肃穆,以及军队出征的迅速,铁骑到达战场、包围敌军,仿佛眨眼之间。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此句实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不过,诗人反其道而行之,不正面描写,反而对激烈的战争场面进行侧面烘托。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连舞动着的军旗都黯然失色。狂风怒吼,风声与鼓声夹杂在一起,难以辨别。既有视觉,又有听觉,表现出战士们听着战鼓冒着风雪奋勇杀敌的悲壮。尾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实为千古名句。将一个书生愿意弃笔从戎的决心极大地表现出来,又能使人对其爱国热情感同身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