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古怪处:日本军政高层没出面,关东军司令也躲在幕后

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借口柳条沟事件,派兵攻击张学良的东北军北大营,随后占领沈阳。

但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采取行动的方式非常古怪,政府和军部都不出面,连关东军中将司令官本庄繁都躲在幕后,只让几个中佐、大佐军衔的少壮军人出面调动军队。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日本军政头目心虚,所以让小人物打头阵。

如果这一次冒险失败,就由他们承担责任。

日本当局怕什么?

他们不是害怕腐败的国民党当局和东北军,害怕的是美英等国家的干涉,对苏联也有些担心。

事变发生后,果然国民党当局不敢出兵反抗,采取“不抵抗”的“忍耐”政策,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立的国际联盟出面,呼吁按《九国公约》来处理东北问题。

不料的是,英美等国自身正为全球经济危机而折腾得焦头烂额,又认为日军占领东北可以威胁苏联,于是,只是在口头上谴责了日本几句,却既没采取军事干预,也没任何经济制裁。

当时,日本90%以上的石油依靠美国的出口,一个石油禁运就足以遏制日本。

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而苏联呢,虽然加强了远东的军备,却担心干预此事,会引发对日战争,最终也只是进行了一番谴责,就作罢了。

日本这一次靠着几个佐级军官发起的军事冒险大获成功,随后它通过占领中国经济最富饶的东北地区,在列强中最先摆脱经济危机。从1931年到1936年这五年间,日本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工业产值较经济危机前的1928年增长了—倍多,出口额也增长了一倍半,在棉纺织品输出中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九一八的冒险成功,又刺激日本当局进一步冒险。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军事势力膨胀,日军高层便开始了独占中国的打算。他们在占领东北全境之后,又向华北伸手,最终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打响了侵华战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