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从敌营吸引的这三大人才,为他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有曹操有一个优点就是广纳贤才,有时候甚至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对于他自己看在眼里的英雄或有才之士是十分看重的,比如他看重关羽的才能,就给他又是封官爵又是送宝马,最后关羽还是离他而去投奔刘备,他也不生气而是礼送出境。

有人说曹操这样是不是有点虚伪,但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各路豪强都在招贤纳士、收买人心,比如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也是对于当时天下有名的谋士们极力追逐,但他会招不会用,最终导致有三大谋士先后都投奔了他的死对头曹操。

在投奔曹操的袁绍谋士里面荀彧是第一个,他这个人从小孩子的时候就早早的露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长大后更是成为天下有名的谋士。袁绍爱慕他的名声将他奉为座上宾,但时间一长荀彧先是看出了袁本初的志大才疏,后又看出他只是把自己供奉起来但并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这让他看出这个人不堪大用就投奔了曹操。

而这个时候的曹操可没有人家袁本初那样的家族势力,兵也不多将也不广,甚至狼狈到在袁绍的地盘上偷偷地招兵买马,和当初的袁绍相比完全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而这时候荀彧能够主动来投,不得不说他的眼光还真是既独到又超前,至少他看出袁绍是不能成大事的人,而曹操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这位荀彧也很有意思,在曹操这边呆的时间一长,感觉曹操确实是个能人,就主动介绍自己的哥们郭嘉过来投奔曹操。而这个时候的郭嘉正在袁绍手下是郁郁不得志,想着树挪死人挪活,就也跟前过来了。这时候有意思的是曹操还对他不太放心,两个还在一起摆起了一阵龙门阵,一通瞎侃以后,哎呀这才是人才啊,曹操大喜过望、相见恨晚,态度立马端正起来,既是高官又是厚禄。

而这郭嘉确实也很有本事,当初关羽襄樊之战打的曹军一片溃败,吓得孟德兄直欲迁都的时候,他站出来坚决反对,表示自己这一边的实力根本没有受损,只是对方出其不间出兵罢了,只要坚守备战,孙权一定会在后面搞一下子,结果果然让他言中。他的主要功绩还在于曹操平定辽东的时候出了大计,帮助他顺利地拿下了辽东,这样才一举统一北方。

都有两大谋士离开自己跑到别人阵营了,我们的袁本初大人可是一点也不着急,反正我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他们在我手下混不好才走掉的,干我何事啊,难道是我给他们的钱不够多吗?还是我给他们的位置不够高啊!他一点儿也不反省自己没有起用这些谋士,让人家无用武之地,这才是根本原因。

而接下来这位投奔曹操的谋士,所起到的作用可就不单单是削弱袁绍的势力了,而是直接把袁绍都给搞死了,这个人就是许攸。说起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比较有印象,因为官渡之战就是他出谋划策让曹操烧掉了袁绍的乌巢粮仓,才将袁绍打的一败涂地的。

这个许攸在历史上的人品并不怎么好,心眼小又贪财,但作为用人的大老板,本该是扬长避短,用其长处扼其短处,要不然还怎么当老板。因为他没有答应许攸的一个小小请求,让人家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这时候曹操居然高兴的是赤足相迎,因为这个许攸可是他打败袁本初的关键所在啊!结果这一仗袁本初兵倒如山倒,气的一病不起最络一命呜呼。

从历史来看,袁绍和曹操都是十分的爱惜人才,不过不同的是,袁绍是把人才用来装点门面的花架子,而曹操却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出来了,这才是他作为一个老板的真正本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