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秦始皇,而是这两人

始皇三十四年,齐人淳于越上书始皇帝嬴政,反对郡县制,希望秦始皇按照古制,分封宗室子弟,一石激起千层浪,廷议之上丞相李斯对淳于越加以驳斥,最后提出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民间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了六国史籍,论诗书者处死,这就是所谓的“焚书”,至于坑儒,后人往往看字眼认为秦始皇坑杀的是儒家学派,但其实秦始皇坑杀的是那些帮他炼长生不老药的骗子“方士”,这件事上始皇帝实属冤枉。

回到焚书事件,先秦书籍大量失传,后世往往归咎于秦始皇,认为都是秦始皇毁掉的,其实秦始皇和李斯并没有丧心病狂到毁灭历史文明的程度,秦朝只是规定不准民间私藏“诗”“书”,秦廷是有官方备份的,而且收集的还很完善,在没有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年代,官方保存是最妥善的方法,可收藏在秦国府库的先秦书籍最后还是大量遗失了,这都归咎于两个人。

第一个是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和他的江东子弟与秦国真可谓有血海深仇,当他率领楚军进入咸阳,大肆屠杀秦国宫人,挖掘秦始皇陵,不光火烧了阿房宫,还烧毁了无数秦朝宫室府库,那些李斯和始皇帝幸苦收集来的书籍就这样化为了硝烟,与同时期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一样,几乎造成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大断档。

第二个人,就是萧何。

按理说项羽烧的书与他有何关呢?公元前206年,刘邦先于项羽进入咸阳,汉军们都忙着劫掠秦宫的金银珠宝,珍奇玩物,唯有萧何进入咸阳后,第一时间是找到秦朝所藏的户籍,地形,和秦律档案,统统打包带走了,这为汉朝建立后稳定朝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惜的是一代名相萧何在这过程中竟然没有抢救哪怕一本诸子百家,诗书礼史,放任它们躺在秦宫之内,最后被西楚霸王焚烧殆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