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丰之死看袁绍为何败给曹操?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是其中最具号召力也最具实力的,以“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后裔”之名望,毫无悬念地被推为盟主,讨伐董卓。官渡大战之前,袁绍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拥冀、幽、并三州,精兵七十余万,旌旗遍野,刀剑如林,声势可谓显赫之极。曹操当时根本不足与论。但为什么拥有如此好的条件,最后却输给曹操呢?

领袖的胸怀和用人,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从袁绍手下谋士田丰之死即可看出端倪。

当时袁绍的徐州已被曹操攻破,双方力量与形势已产生逆转,曹操的部队正处锋锐之时,袁绍却又要进兵。田丰顿首苦劝,把话都说绝了:“若不听臣言,出师不利。”田丰的这番话本是杜鹃泣血般的一片忠心,却惹恼了是非不分的袁绍,被投于牢中。田丰即使身陷囹圄之中,仍怀满腔忠义地上书劝阻:“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结果却又加深了袁绍的切齿痛恨。袁绍说:“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

及至袁绍兵败而归,铁一般的事实证实了田丰此前的建议与劝阻全都是正确的,连狱吏都来向田丰贺喜。

狱吏说:“田先生啊,你出头的日子终于到了!”

田丰问:“何也!”

狱吏说:“袁将军因为不听你的话,大败而归,结果说明了你的意见是对的,这一回袁将军一定会重用你啦!”

田丰却叹道:“吾今死矣!”

狱吏大惑:“大家都为你贺喜,你自己却为何说死呀!”

田丰摇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实有不知。袁将军这个人啊,外表看上去很宽大,其实内心非常猜忌,从来也不顾念忠诚。他要是打了胜仗回来,一高兴,兴许还能赦免于我;现在他打了败仗,内心又羞又恼,一定会迁怒于我,我不可能活下去了。”(原文:“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狱吏还不相信:“不至于如此吧!”

正说话间,使者已捧着袁绍的剑令,来取田丰的首级。田丰就在狱中自杀而亡。

临死前,田丰仰天而叹:“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之死,夫何足惜。”

袁绍身为领袖,却如此胸怀与度量,实非领袖之才,虽拥有良好的先天条件,却终于昏招迭出,部属离心离德,失败自然不可避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