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天皇:为啥坚守一夫一妻制?

有平台邀请飞春读传回答问题:昭和天皇有没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暖心事?

这是个危险的问题。盖因个人兴趣,或对千篇一律的脸谱式宣传感到枯燥,网友想全面了解下这个侵华天皇真实面貌。

我认为,作为侵华战争的第一负责人,昭和天皇不值得去宣扬他的暖心事。

不过如果出于对历史的科学客观了解,在摆正立场价值观的前提下,来谈谈他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也未尝不可。

前几年,我也对裕仁个人历史感兴趣,我读了几本他的传记,感觉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没有之一

从1926年12月26日其父大正天皇驾崩后的次日算起,到1989年1月7日自己驾崩,裕仁共当了62年零10天的天皇。

在当时不仅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也是当时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

2.带领日本灭亡又腾飞的天皇

有道是“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在爷爷父亲那一代积累了雄厚的人才和经济军事实力,到了他当天皇时不可避免地膨胀称霸,妄想一统天下,带领日本走向了法西斯。这是他永远无可推卸的最高责任。

虽然他总称自己没实权,是被军部“绑架”着发动了战争,但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并非如他战后所说的这样“清白”,每道战争命令出自他手,关键的是发动战争的目的和对他国的伤害他都一清二楚。

战后在麦克阿瑟的保护下,两人相互利用,用不到10年的时间带领日本从一片废墟变成世界第二资本主义强国。这也是他的另一个奇迹了,虽然那时他不涉政治了,没有实权了,但作为一个国家国体的象征,他是有理由“骄傲”的。

3.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天皇

这可能就是网友想了解的他“最暖心的事情”。

日本天皇并不是从他这里开始实施一夫一妻制的,但在他这里被死死地坚持了下来。

1932年,结婚8年的裕仁和良子生了4个孩子都是女孩,元老和内大臣劝30岁的裕仁纳妾,为了皇室有后,这是必须的。

但他不愿,他主张一夫一妻,与从小都是同学的良子感情很好,良子知道他的压力,但生不出儿子她也没办法,哭着也同意了,但裕仁终究没有纳妾。甚至为了在完成香火和保持一夫一妻两者间兼顾,为了不让自己因为没有后代而被迫弟弟取代自己当天皇,他运用了试管婴儿技术(据美国生活记者贝尔加米尼著述)。

惊心动魄的纳妾选美运动搞了一年,最后被他轻飘飘地一句话推了过去:“看上去全都是很好的姑娘,还是选定合适的去处好了。”

最难坚持的时候往往是事情发生转机前的黎明,1年后,良子又生下一个孩子,这次是个带鸡鸡的。他就是后来的明仁。裕仁和良子的危机应势而解。

裕仁从小知道后宫争斗之残酷,深恶后宫顽疾,所以固执地坚持一夫一妻。

他选择的良子是他一生最成功的事情。两人越老越恩爱,死前最后的日子,坐在轮椅上的良子还每天陪他在床前,她只要一来,他就伸手握住她的手,久久不放。

4.最后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是,裕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这不是吹,当今天皇明仁的科研基因,完全是继承了他的特长。

裕仁研究的是海洋生物,获得过世界科研论文奖项,出有科学专著。

他成为科学家,一是他从小有最优质的教师,全国最厉害的教授来教他;二是有最富裕的教育环境,十几岁拥有自己的海洋生物实验室;三是性格内向执著,传说6岁他喜欢蹲在墙角看昆虫。裕仁的爱好很多,看电影、相扑、游泳、高尔夫等,都是爱好,但最喜欢最执著的是科研海洋生物,没有发自内心的爱好不会在这个冷门中坚持下来形成自己的专著的。

历史归历史,政治归政治,爱好归爱好,责任归责任。一个人不能因为个人家事和感情的专一,就泯灭了历史责任。

作为天皇,当他说出“向敌国首都进攻”的命令,当他为九一八、七七事变和上海会战、武汉会战等14年侵略战争中的诸多大将颁发嘉奖,鼓励“奋勇杀敌”的时候,他已注定要背负最高战争责任,他可以逃脱审判,逃脱问责,但历史会告诉后人,战败责任和战争责任,永远在他身上。

===============

文献参考:贝尔加米尼《天皇与日本国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