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为什么把功劳都归在一个读书人身上

作者:张海鹏,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会长。

胡林翼

湘军决心组织安庆战役,据曾国藩说,创其议者是身任湖北巡抚的湘军另一首脑胡林翼。按胡林翼的说法,湖北决心谋夺安庆,从咸丰七年就开始了。那时确定的战略方向虽是正确的,但由于战争经验还不够丰富,对太平军的战略战术手段缺乏深刻认识,又受总的战争形势的制约,迄未取得重要进展。咸丰九年正月,胡林翼再次提起组织安庆战役问题,即所谓三路谋皖。这大约就是曾国藩所说"其谋始于胡林翼一人"的那一次。经与各方磋商,并在同年八月与曾国藩会商于黄州,方才作出了四路谋皖的战略决断。总的计划是:组织马步精兵5万人(水师在外)分四路直捣皖北。一路由曾国藩率领,由石牌进围安庆;一路由李续宜率领,从鄂东北出兵,阻遏太平军从六安、霍山、商城、固始一带内犯;一路由多隆阿、鲍超率领,从太湖规潜山、桐城;一路由胡林翼率领,居中策应,从英山、霍山会于桐城。这个计划随着军事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特别是太平军占领杭州后,清廷不得已授予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重任,令其进援浙江之时。

曾国藩率鲍超等部进入皖南祁门,拟分三路对敌:一路滨江,一路驻祁门、宁国、徽州山内,一路驻赣东北广信、贵溪一带,摆出了进援浙江的姿态,实际上是在江南牵制、吸引李秀成、李世贤、黄文金、杨辅清等部太平军,以保证江北兵力的展开,促成安庆战役作战计划的实现,当然也含有分散浙江太平军势的意义。因此北岸兵力不敷,四路谋皖变成三路谋皖:由曾国荃统曾国藩原统人马一万多人进围安庆为一路,由多隆阿统所部万余人进扎桐城挂车河、李续宜统乃兄残部及新募之军万余人扎青草塥为二路,由胡林翼所部成大吉、金国琛、余际昌万余人分驻潜山天堂、罗田松子关、霍山黑石渡为第三路。胡林翼老营驻太湖,居中策应。胡林翼预料:"非三路分进,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枝枝节节而为之,吾恐三四年未必成功。而水陆将领精力尽疲,英华衰歇,是欲速而反迟也。若蓄势审机,驻兵于贼所必争之地,使贼欲不战而不可得,则一半年之后,城邑可尽复,是似迟而实速也。"这个计划是经过精心谋划而后作出的,是符合战局发展和战术原则的。战役的展开及结束证明它是正确的。

胡林翼、曾国藩对这种部署是满怀自信的。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了打胜这次战役的主观条件。胡林翼致庄蕙生函中分析说:"同人之和,揆帅之德,天下疆吏,无此遭逢,且兵精吏饬,蒸蒸言上。天下巡抚之安稳,岂能更有第二哉!"这是说参战的将领们是团结一心的,湖广总督官文是支持和配合的,兵气高涨,官吏尽责,这种内部条件,是其它面对强敌的封疆大吏们不具备的,消灭太平军舍我其谁呢。

咸丰九年八月作出会战安庆的战略决策以后,政治、军事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每一次重要变化都可能动摇安庆围城的决策。这对安庆战役的决策者无疑是严重的考验。我们且来分析一下咸丰十年、十一年出现的几次可能动摇决策计划的情况。

湘军

咸丰十年二三月间,太平军在李秀成率领下奔袭杭州成功,旋回师天京,运动歼敌,在陈玉成配合下,再破江南大营,占领苏常,朝野震动,清廷命曾、胡救援江浙。朝命所在,对新近署理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无疑是一大压力。这时湘军刚刚经过苦战夺取了太平军的重要据点太湖、潜山,正在休养兵力,并按预定计划分兵进入阵地,安庆已被包围。曾国藩从安庆战役关系全局考虑,坚决表示湘军“不能救援下游”,"仍以进攻安庆分捣桐城为上策",只有待安庆取胜,"然后有余力兼谋下游"。他并奏明朝廷,力陈安庆不能分兵的理由,指出要救援江浙,也要先克安庆、芜湖,"庶得以上制下之势",结论明确:"安庆一军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服金陵之张本。此臣反复筹思,安庆城围不可遽撤之实情也"。朝命当前,敢于依据战局发展,力陈与朝命不同的战略方针,没有相当自信和勇气是不能为此的。湘军以外的其它各省督抚和带兵大员,无此胆略,当然只能在太平军进攻面前狼狈奔窜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