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抗战时期的威远瓷

抗战时期的威远瓷

樊碧贞

1938年10月,日本经济侵华重要机关——“兴亚院”正式设立,其下设“华北开发株式会社”和“华中振兴株式会社”,负责日本对华北、华中的经济侵略。这两个会社在中国沦陷区各地普遍设立“实业百货店”“物资交换所”“物资通济处”等机构,专门从事向大后方走私日货的活动。1940年后,日本一改走私倾销政策,实行严密的封锁政策,加紧物资争夺,试图增加大后方的困难,形成外援不继、内忧匮乏的局面。

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文化陈列馆展示有曾经辉煌的威远瓷。

抗战胜利后,永盛瓷厂烧制了一批题有“自强不息”四字的碎瓷瓶,意在鼓励国人士气,重建家园。

日本的全面封锁,给中国抗战军民造成了很多困难,也给中国民族工业(手工业)如造纸、采煤、印刷、陶瓷、炼铁、纺织等行业制造了发展机会。当时的公私营企业想方设法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支援抗战。位于西南大后方的威远瓷业,在这一时间的发展也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这又是以威远永盛瓷厂为代表的。

江西瓷师 为威远瓷业带来新工艺

据《威远县志》载:民国二十三年,新华瓷石技术工人夏伯陶、夏子怀集资兴办“黄桷寺瓷厂”。次年将全厂设备卖与县富商林永盛,林接办后改为“永盛瓷厂”,厂迁至县城其家住地(原威远瓷厂所在地),小规模生产日用瓷器、装饰瓷器和儿童玩具。

从此处可以看出,威远永盛瓷厂建于1935,建厂初期仍以夏伯陶为全厂技师,仅有6个工人。一年后工人增至60多人。到1939年,工人数保持在120人左右。同年,江西南昌陷落,大批瓷器技术工人改行转业或流散。永盛瓷厂把握住机遇,从江西高薪聘请回一些陶瓷工艺的专业技师,来培养厂里的工人。这些人在永盛瓷厂的发展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当时的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有着十分悠久深厚的陶瓷文化传统。几地的工匠技师,有着丰富的制瓷技术。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参与生产制造陶瓷,而且把江西的制瓷传统与威远的制瓷传统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包容并蓄、博纳不排外的个性特点,使得不同文化、手工艺和新技术交流碰撞、融合、创新,并保持良好的发展。1939年至1943年,永盛瓷厂经营得一帆风顺,一跃成为川南规模最大的瓷窑。

地方名瓷 备受四川收藏界关注

永盛瓷厂生产瓷器的瓷土是当地的原材料。起初以板板桥(今连界镇荣胜村)的瓷土为主,成品瓷色远不如占地利优势的江西名窑产品细腻润白。正是这种先天不足,导致了原新华瓷厂的衰落。随后改从新场镇与荣县交界的狗公石(今越溪镇)取瓷土,烧出的试制品透明美观。但好景不长,大批从狗公石采回的瓷土所烧制的成品不如试用时优美。这种情形下,瓷厂技师们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在瓷器造型和画风上大胆创新。重金聘请威远的地方书画名家在瓷器上题字、作画。他们以瓷器为纸,以釉为颜料,追求“珠山八友”的画意,创作了很多艺术性强的瓷器作品,在川内形成了新华瓷器的流派,被瓷界称为“新华瓷”,成为四川地方名瓷,销往全川各地,这种局面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

在四川收藏界,人们将“新华瓷厂”和“永盛瓷厂”款的民国瓷合称为“威远瓷”。在成都青羊宫、重庆罗汉堂每年举办的庙会上,都能看到威远瓷的身影。由于器形规整、做工精细、绘画精美,倍受四川收藏界的关注。其中最受众人追捧的是永盛瓷厂仿宋代哥窑烧制的高温碎瓷。

高温碎瓷是永盛瓷厂的著名产品之一。其生产原理是利用瓷的坯泥和面釉之间的不同熔化温度和不同的收缩率自然形成开片纹,之后再浸泡于墨汁之类的液体中,使白色瓷体上呈现稀疏、自然、不规整的黑色花纹。 使之产生稀疏裂纹的诀窍在于加厚面釉的厚度,也就是多上一次釉。据林家长房孙女林尚坤(现年97岁)回忆,原来只有江西景德镇才能产碎瓷,后来威远也能产。“那个瓷,完全碎成很小块的,你摸它,又是平平坦坦的……瓷的质量和江西瓷差不远,所以这个货就好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