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为什么打死不娶唐太宗的女儿?原来背后还藏着这些隐情

大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可谓人尽皆知,而参入事变的大功臣尉迟敬德,对李世民不但救命之恩,还在事后胁迫李渊,逼他立李世民为太子,并继承了皇位。也因此,尉迟恭受到李世民的极大信任,不但让 尉迟敬德官至右武侯大将军,还封他“鄂国公”,并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位列第七名。这时候的尉迟敬德,可谓荣耀之极、风光之极。但是树大招风,位高风险多。天生就性格直爽、粗暴,天不怕地不怕的尉迟敬德,却从此为人处世变得小心谨慎、唯唯诺诺起来。

原来,这切都是因为在贞观十三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君臣间的一次非同寻常的谈话:

“朕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不知贤卿意下如何?”一天,李世民说着说着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啊……”迟敬德一听,就傻了——整个人惊得目瞪口呆的。

因为这时候的尉迟敬德,已经五十五岁了,而李世民也才四十三岁,他的女儿能有多大?可想而知。这么大的年龄差异,简直是太离谱了;再说皇帝的女儿身份如何等尊贵?虽然他也位极人臣,但如此不可思议的恩宠,他也是不敢消受的。

幸亏现在的尉迟敬德,已经不是年轻时那种简单粗暴的个性了。诚惶诚恐的他,立刻跪地叩首,谢绝了李世民的好意。他说:“蒙皇上如此抬爱,臣真是不胜感激!但有话说糟糠之妻不可弃,臣的妻室虽然出身卑微,但贫贱与共已经几十年了,怎么好将她休掉呢;再者,臣已是年老体迈之人,而公主却是青春韶华之年,臣怎可误了公主一生的幸福?所以迎娶公主一事,臣是断断不敢从的。”

听了,尉迟敬德的这一番“肺腑之言”,李世民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于是这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其实呢,李世民可不是真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的。这只不过 他试探尉迟敬德的一个手段。要知道,李世民怎么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除非,除了下嫁女儿,他李世民就没有别的办法来结束尉迟敬德了。

不过,这时候的尉迟敬德已经学聪明了,自己已经有儿孙成群,胡子一大把的老头子,要是答应了娶李世民女儿,一定会落人笑柄,在朝堂上恐怕是再也抬不起头来,这样一来,随便被人弹劾一下,可能就完玩了。所以,他知道其中的要害,便婉言拒绝了李世民。

其实,对于性格粗犷,而又位高权重的尉迟敬德,李世民之前也曾经对他施行过一些敲山震虎的法则。比如:

在君臣二人的一次看似普通的聊天中,李世民说:“有人说你要造反,是怎么回事?”

“啊——”尉迟敬德,顿时一怔。但他马上又反应了过来,于是他故意提高了嗓门说:“是的,臣是要造反!因为臣为了陛下的大业,不惜身经百战,如今臣的这副躯壳上不过是当初那些刀锋箭头下的残余了,一无所用了。如今天下太平,陛下疑心臣要造反,那么臣今天就把这把老骨,都奉献给陛下吧,省能以后再糟人疑心,臣现在就撞死算了!”

尉迟敬德一边说着,一边解下上衣,顿时,遍身的箭伤和刀疤——赫然裸露在李世民的面前;并且,还做出非要撞死在李世民跟前的样子。

这时候,李世民不无尴尬地看着:眼前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以及君臣之间同生共死的情谊……

他终于感动了,赶紧好言对对尉迟敬德说:“贤卿快把衣服穿上。朕就是因为相信于你,才跟你这么说的,朕怎么舍得让你去死呢。”就这样,唐太宗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消除了猜忌。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的内心里还是有所疑虑,于是便出现了“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的进一步试探的事件。可见,做为君王,李世民虽然是明君,但也有怀疑臣子不忠的心病,所以面对这个难言之情,他不得不多次试探像尉迟敬德这样位高权重的臣子。

那么,经过这样几次三番的敲打,尉迟敬德一改之前纵横沙场那种粗犷和豪放的性情,而变得低调内敛起来。晚年的时候,甚至谢绝所有的宾客而不与外通,做什么都谨小慎微,事事不敢越雷池半步。最后,终于得善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