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县、松江府曾被画在一座岛上 古地图中的上海原来是这样

图片说明:1866年英国领域地图,上海已被标出Shanghae(原件藏史丹福中学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26日报道:四百多年来,上海这座城市在东方地图和西方地图上的标注有何不同?最早出现上海的西方地图是什么样子的?松江、崇明是如何标示的?近日,“全球地图中的上海”地图展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一楼展厅对外开放,展出的34幅古地图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海外知名图书馆馆藏原图高清等大复制而成,这些地图生动的体现了西方世界对于上海这片区域是何种认知或想象。

众所周知,上海自1842年开埠,近代的上海既是西方人在华及东亚殖民扩张的重要基地,也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地图,不仅仅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描述的文献,更综合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不同文化群体在绘画、数学、政治、宗教、印刷等不同领域的独特面貌。“透过这些地图,除了让我们了解西方世界对于这片区域的认知,也可以了解上海是如何从小县城转变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牟振宇说。

东方地图:上海县、松江府等被绘制成坐落在一座岛上

图片说明:《皇明分野舆图古今人物事跡》

早期的地图中,上海作为一个城市还没有出现,但是今天上海所属区域已经出现。如1643年,中国人绘制的《皇明分野舆图古今人物事跡》中,为了强调吴淞江水道的情形,上海县、松江府等被绘制成坐落在一座岛上。而绘制于19世纪的《江海全图》中,上海、浦东、南汇、奉贤、松江、青浦、宝山和崇明等都已经得到了详细的标注。地图的演变,也对上海及江南地区社会变迁带来全新角度。

图片说明:明王泮1594年版《天下舆地图》,能看出“上海县”“松江府”“华亭县”字样。(原件藏法国国家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另一幅明代颇有影响的地图,题名为《天下舆地图》,图右下方有甲午仲夏山阴王泮(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题识字样。地图中已清晰标出“上海”的名字。此时的上海县与华亭县、青浦县同属松江府所辖,青浦县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曾置县后被撤,于万历元年(1573年)复设县,而嘉定县及崇明县则属苏州府所辖,吴淞江水道情况亦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西方地图:16世纪前世界地图没有太平洋和东亚各国

图片说明:桑松1652年版《中华帝国地图》(法文,原件藏哈佛大学图书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复制)

1524年欧洲的世界地图还没有太平洋和东亚各国的踪影。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来华传教士日渐增多,他们不仅给西方带去关于中国的新知识,还绘制了一大批精美的中国地图。比如,法国制图学之父尼古拉?桑松1652年绘制并首版的《亚洲新地图集》中,有一幅《中华帝国地图》就是根据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在中国收集的地理知识绘制,对中国东部海岸线形状以及整体轮廓描绘比较精准。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表示:“展览中绘制的地图时间跨度长达400多年,不是单纯的地图史的文献展示,而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上海的视野在历史发展中所呈现的时空观。在他看来,展览所陈列地图以不同的中心为视角,投射了不同时期西方人、中国人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和上海区域形象。

本次展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展期一个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