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之所以被称为药王,不只是因为医术,还因为此物

文/细节历史

“药王”孙思邈之所以被称为药王,不只是因为医术,还因为此物

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不止是因为其写出了《千金药方》,还因为他下终南山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541年,正处于西魏大统7年,孙思邈出世。孙思邈从小聪慧过人,对于道教老庄的学说都很感兴趣,后来世事变幻,国家动荡,孙思邈就隐居终南山中,不再外出,但他的名声,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大了起来。

孙思邈对于民间经验非常重视,经常自己去走访,边走边积累,并且不断地做记录,《千金要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非常可贵。

等到时局定了下来,也就是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了唐朝的邀请,和朝廷一起在医学上展开合作,并在唐高宗那会完成了《唐新本草》。

然而,孙思邈除了在传统医药上的实践和积累,还在另外一个特别的渠道积累到了很多的经验。那就要谈到他的另外一个称呼了,即“妙应真人”。

唐太宗召孙思邈入宫时,见其70多岁了竟还能够如同一个少年一般,感慨万分,说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

由此可见,孙思邈早年隐居于终南山上,后下山年过半百仍是如同少年,可见其却是修道之人。而在古代修道的人,不可避免的就会接触到“炼丹术”,这就是民间称之其为“药王”的另一种来源。

相传,孙思邈是黑火药的真正开创者和传播者,我们只知这黑火药的发明和炼丹术有关,却不知到底是由谁来发明。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