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系列之五六:曹操充满忧虑,荀彧的观点却出人意料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曹操将献帝从洛阳迁至许都之后,袁绍才发觉当初没有听从谋士沮授的建议是一个重大失误,心中十分恼怒,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此时的袁绍已经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实力雄厚,在各大割据势力当中首屈一指。

曹操的心中非常清楚:想要平定天下,手下要占领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最为强大的对手就是这个袁绍,但是对于战胜这样的一个对手,曹操的心里很没把握,于是,他找来了荀彧,想她讨教对策。这时,荀彧做出了一个非常详细而客观的形势分析。荀彧认为:

自古以来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实力的强弱,而是在于才能的高低。才能高明者即便是开始阶段比较弱小,但始终都会强大起来,而一开始有实力但是才能不足者则正好相反。当年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楚汉相争就证明了这一点。想在能与曹操争夺中原地区的,只有袁绍集团,尽管目前双方的强弱对比明显,但袁绍的才能是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的。袁绍外表宽容却器量狭小,用人猜忌,而曹操则明智通达,不拘小节,唯才是举,这就在气度上超过了袁绍。

袁绍处事优柔寡断,容易错失良机,而曹操却能明智豁达,随机应变,不守成规,这在谋略上超过了袁绍;袁绍治军松弛,军法不严,士兵虽多但却难以进行统一调度,曹操则法令严明,奖惩必行,士兵虽少,但都能奋勇争先,这在军事上超过了袁绍;袁绍只是凭借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博取了名誉和社会地位,喜欢沽名钓誉,华而不实,而曹操则以诚待人、礼贤下士,天下忠义之士倾心投奔,这在德行上又超过了袁绍。凭借气度、谋略、军事、德行这四个方面的优势,再加上辅佐天下这一正义的旗号,天下还有谁人不会望风而从呢!

对于荀彧提出的“四胜论”,曹操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是从战略的层面分析了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将来曹操与袁绍之间展开的战略决战做好思想准备。

参考书籍:《三国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