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变法失败后成丧家犬,慈禧展开海外追缉说:挖地三尺也要找到

中国近代历史造就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中国知识分子康有为。从光绪十四年(188)写就《上清帝第一书》起,到光绪十九年(1893)联络在京会试的十八省举子一千二百余人,草拟了一份一万数千字的痛陈时弊呼吁变法的条陈《公车上书》,康有为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而后几年,康有为连续上书,详细陈述富国、养民、教士、练兵等一系列整顿政府政治体制的变革办法。后经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穌在光绪皇帝面前多次极力举荐,康有为终于获取在清政府的中枢机构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的重要职位。

经过维新派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力抗争,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三日(1898年6月11日)中国历史终于掀开它崭新的一页一一“维新变法”。自此一群充满政治抱负的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大刀阔斧地改进中国政治体制,勇敢地向封建守旧势力发动猛烈攻击,然而由于缺乏经验,一场由士大夫掀起的轰菱烈烈的成成变法运动,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就被代表封建主义顽固势力的后党镇压了。许多仁人志土被推上了断头台,英勇就义。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决定逮捕维新变法首要逆犯康有为,康有为得到音讯后仓皇出逃,秘密潜往国外。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九日(1898年9月24日)康有为在英国人的巧妙安排下,从上海吴淞口乘坐英国轮船公司的轮船逃往香港。此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正式下达全国通维令提拿维新变法的首犯康有为。康有为如惊弓之鸟,不敢在香港滯留,于是请求日本政府保护,并立马抵达日本神户政治避难。十月二十二日,清政府再次悬赏拿康有为,给清朝驻日本公使发出一道电报,命令“妥为设法密速办理”。康有为闻讯逃亡加拿大。

一个月以后,慈禧太后发狠话了: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康有为等祸首。并开始花钱购买眼线在沿海各省严拿康梁逆党。后来,慈禧又将悬赏银提高到十万两。然而,康有为在英国政府的严密保护下到处转移,出入无常。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秘密搜索,清政府仍然一无所获,于是将搜寻的重点放在革命党人经常出没的南洋群岛一带和世界各地华侨高度聚集的地方。

后来清政府风闻康有为、梁启超躲藏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于是立即跟踪追捕,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10月)清政府重新部署追捕计划,将追兵分作两路,一路由代理槟榔屿副领事官、盐运使衔、候选知府谢荣光负责,先在所辖各埠遍行宣传晓谕然后前往加拿大查看情形。一路派驻新加坡总领事罗忠尧前往澳大利亚,妥为办理。光绪二十七年罗忠尧“十二月间由新加坡起程赴澳,谢荣光因槟埠有经手未完事件不克起程,复经前任使臣罗丰禄改派指分江苏直隶州知州谢延勋,同知衔、福建补用知县何晋梯会同前往坎埠”。

光绪二十八年六月(1902年7月)谢延勋、何晋梯召见所有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旅居华侨,宣布通康、梁逆党禁止华侨资助设立保皇会谕旨。经过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地追捕,两路人马仍旧一无所获,清政府始终没有发现康有为等人的行踪。

正当清政府一筹莫展之时,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日(1904年10月28日)驻英大臣张德给外务部左、右丞参忽然发来一封密信,密报康有为保皇党在英国活动情况。据驻英大臣张德彝报告:九月初七日,有一个叫周国贤的广州人来到驻英大使馆,请求发给赴美国护照。张大臣问他:从哪里来?周国贤回答:来自槟屿。张大臣感到此人非常可疑,立即婉言拒绝:既然从槟榔屿来,护照应由该处副领事官发给。清朝驻英国公使馆给周国贤吃了一个闭门羹。周国贤护照没申办下来,快快离去。当时张大臣并没察觉到周国贤与保皇党有瓜葛,只是国内抓捕康有为的风声太紧,发放护照时不敢稍有疏忽。

此事过了三天,张德彝大臣忽然听说在英国谢菲尔德地方有中国人秘密订造功牌。“功牌视如宝星,阳面镌刻皇上圣容。阴面刻两旗,一画龙,一画三星,不知何所取义。并镌有‘大清三十年冬会长康赠保皇会同志’等字样。主其事者,一为粤人罗昌,现在亚恩福大书院读书。一即周国贤。其所定功牌总数,先共金牌十二,银牌三百,铜牌五千。后因无款应付定价,遂只订造金、银两种。付定价三分之一,共英金十五榜。查康、梁党徒匿迹英国者本不乏人,而近来动则尤踊跃。”为此张德葬大臣建议外务部密饬中国各海关在外洋船只抵达口岸时,密切注视来华乘客,发现形迹可疑之人,无论是华人,还是洋人,一定要明察暗访并派侦探跟踪。尤其是在广东地方,更应当加意遏制保皇党人,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康有为在清政府秘密追踪下,东躲西藏居无定所,到处漂泊流浪,与清廷打起了旷日持久的“游击战”,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在一些国家政府的庇护下,在广大华侨的资助下成功地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