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八国联军遇到明朝的皇帝们会是个什么状况?

八国联军那是欺负我中国当时国孬无人,要是赶在明朝那会儿来中国捣乱基本属于被揍趴下的份,当然还得论碰到哪个皇帝。

首当其冲,明朝皇帝中的大哥大朱元璋,那时八国联军你若敢来,老皇帝丫的非把你碾成肉酱不可。洋鬼子从渤海方向登陆,那还了得,那里是燕王和宁王的地盘,不用老皇帝鞭打快牛,这两位王爷手里就有十万大军蠢蠢欲动建功立业。特别是心狠手辣如同朱元璋一辙的燕王朱棣就不会按常理出牌,你八国联军从海上来不是,全部家当加一块顶多不过两万人马,你再牛,武器再厉害,你也得吃喝拉撒。朱棣用死囚犯充当先锋,横竖一死,得胜就赦免,先耗尽联军的武器弹药,拖延时日,再熬干联军的粮草供应,反正那时又没有空降补给。等差不多了,燕王和宁王打仗亲兄弟,合伙一起上,让洋鬼子尝尝宁王朵颜三卫铁蹄的厉害。如果赶巧了遇到明英宗或明武宗这俩活宝,不管是自己愿意还是别人怂恿,那皇帝是要亲征的。别看这俩皇帝平时舞枪弄棒耀武扬威的,特别是那个武宗朱厚照,那是舞台表演看多后太投入了角色了,真到了八国联军的前沿阵地,这些打小就生养深宫从未干过仗的龙子龙孙,大炮一响非尿裤子不可。其结果肯定是被俘,重蹈“土木”故事,皇帝在洋鬼子手里,明政府已经矮了一截,当然洋人优待高级军官是常列,何况他们也知道中国皇帝是三军总司令。还算万幸,英宗有于谦,武宗有王阳明,联军进逼京畿,于谦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意志,定能众志成城,王阳明是当代巨擎,一定能力挽狂澜抚大厦将傾。再说了,八国联军还是有补给软肋,远道而来吃的可以抢劫,子弹炮弹打哪里去抢。两位大儒军事家都是实干主义者,王阳明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楷模,防守方主场作战暂时弱势,唯一的办法只有迁延时日,进攻方才恨不得猴急要快,这些战术要点他们都心知肚明。

最不济的后果就是双方僵持谈判,洋鬼子没有完胜是没资格也开不了口要地盘的,顶多希望朝廷多开几个沿海城市商埠,开发自由贸易,明廷也本着送瘟神的态度设立市舶司,反正以前就有过么,大家做做生意发财,总比兵戎相见来的好。毕竟那会儿还没有两百多年过后那种无限庞大自欺欺人的天朝意识,搞些外贸不是啥重大违法乱纪有悖祖制的事,何况当时东南沿海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沃土中待发。如果八国联军来到了崇祯的晚明,那么问题来了,是帮助其他军事集团灭亡明朝和新兴王朝作利益交换,是协助明朝剿灭各路军阀加重谈判砝码,是作壁上观看各方龙虎斗再下手,还是回家洗洗睡了,这似乎是个开脑洞的问题。

比较而言,如果明朝灭亡洋鬼子将会面临一个新兴强大,正处于上升势头的政权,它能坐视你八国联军胡作非为么,哪怕死磕也得把你这些人马消耗掉。两百年过后的八里桥血战,虽然那是最后的八旗铁骑全军覆灭,不过当时满清也是落日余晖,如今正在兴头上,遇见个八旗雄主哪怕用人肉垫上,也得把你的血吸干。为了能保证将来的利益,和一个弱势政府打交道,与崇祯联手也不失为一选择。加入明政府剿灭各路起义军的战列,干涉别国内政,扶植对自己有利的政府,洋鬼子在这方面是有一贯传统的,崇祯只要不封疆不割地也未尝不可。那些首辅也会替崇祯出主意,先让洋人帮忙灭了匪患再说,毕竟大顺,大西,后金,是想着大明的江山的,八国联军只要钱和做生意,能帮到咱哪就到哪里,谁让那帮洋大人千里迢迢来这,让人腹黑一下也活该。

愿望是丰满的,现实是相当骨感,八国联军很快就会领教到明末那种处处燎原的武装反抗之火。联军的这些万把人马洒在各路战场还不够塞牙缝的,义军们,老百姓们联合起来,达成统一战线,那些西北汉子数量是后来者义和团的几十倍,又是真刀真枪嗜血如命,不像团练们光会耍嘴皮子,联军头头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当然那时候还没这概念。八国联军在各路武装的绝对数量优势下,其武器优势被严重削弱,大明的子民会坚壁清野,义军会不断地骚扰,两百多年过后的那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腔调是不会出现的。

如此这般四面楚歌,孤立无援,在异国他乡打消耗战,何必呢。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大明朝末期天下鼎沸的时候来,还瞎参和趟浑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象大错误的战争,算了吧,撤退了回家。所以八国联军在明代来中国,一头一尾两个时段千万别来,其他碰到哪个皇帝都可以秀几下拳脚。最头疼的是遇见崇祯,倒不是说崇祯有多么英明神武,实在是当时局势已然是一锅沸腾的火锅,洋鬼子面对新兴军事力量杀人一千,自死八百划不来还替人作嫁衣。如果八国联军在嘉靖年间来会怎样,戚继光会面临两线作战么,他的鸳鸯阵还管用么,又是一个有趣烧脑的话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