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是如何成为“贵族运动”的?英国国王不但制定规则还参与比赛

文|李崇寒

开赛铃响,身穿各式彩衣的骑手驾着马,箭一般冲出闸门,全场欢呼声、解说声不绝于耳,任何可能到来的变数和最终的比赛结果,将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推向高潮。以上这一幕,对去过香港或是看过港片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赛马在香港有170多年的历史,市民对于“马照跑”的感情颇为深厚,吃早茶、看跑马,成为很多人赴港必体验项目。

2018年4月,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其中提出,“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在海南观看赛马运动有望成真,这是海南自“自贸区”“自贸港”后收到的第三份30岁生日大礼。目前海南拟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海南省赛马运动发展规划》。考虑到国内赛马配套设施和文化基础的薄弱,距离海南赛马开跑,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比之欧洲,中国、波斯、阿拉伯和其他中东、北非等地赛马历史更早,骑术水平更高,现代意义上的赛马却源于英国,而英国赛马又源于英国纽马基特(Newmarket)。英国国王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英国,赛马有“国王的运动”之誉,1195年一场3英里(约4.8千米)赛马中,狮心王理查一世为参赛的骑士们捐赠了历史上第一笔赛马奖金,数额40英镑。此前的比赛,赛马都是在集市上举行,教堂、塔楼常常被用作地标来表示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参赛马匹质量参差不齐,参赛马主私下下注,权当消遣。

如果说16世纪是养羊业大发展的年代,那到了詹姆斯一世(1603-1625年在位)时期,人们对赛马兴趣与日俱增。国王们开始从意大利、西班牙及北非等地大量引进优良种马,组织贵族之间的比赛,因为他们相信,利用竞赛获胜的马育种可以提高骑兵队的质量。1622年,詹姆斯一世在距伦敦100多公里的纽马基特,一片广阔荒地上,举行了一次赛马比赛。纽马基特与英国赛马结下不解之缘。国王在此修宫殿,发展马业,纽马基特忙得热火朝天。经过几十年的营建,纽马基特在查理二世任期内被指定为英格兰的赛马总部。这位“快活王”因为在纽马基特待的时间太长,被人们调侃应当多花点时间待在伦敦宫里。

虽然多少有点“不务正业”,查理二世因将赛马发扬光大被称为“英格兰赛马之父”。他一手设立了“国王杯”和“银盘”赛,为赛事设立奖金,由他撰写的文章成为英国最早的赛马规则,比如,参赛的都需6龄马,负重76千克,每场赛程6.4千米,两场夺冠即为优胜。1671年的一次“银盘赛”中,查理二世因其马匹表现优异,成为唯一一位在该赛中获得冠军的君主。在查理二世“永久运行”的指示下,“银盘赛”迄今仍然存在,每年举办一次,获奖者除了“银盘”外,将获得当地特产——纽马基特香肠。

纽马基特两大赛场——七月赛场和罗利英里赛场也与查理二世息息相关。罗利英里赛场得名于查理二世的一匹知名种马“老罗利”(Old Rowley)。据说,纽马基特本来只有七月赛场,后来国王发现每年夏天看比赛时阳光太刺眼,又新建了一个与此前看台朝向相反的赛场,即罗利英里。它们都有宽阔的跑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七月赛场因是唯一一个仍在运营的赛马场而闻名。

有了英国国王对赛马的加持,英国贵族也纷纷“入坑”。此时赛马骑手已不再由奴隶担任,很多时候,马主即骑手,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首先得有优良马种,然后是宽敞的训练场地和充裕的训练时间,优秀的驯马师也很重要。虽然从成本花费来看,赛马是项高投入的体育活动,好在它产出高,通过赛马这个平台,既能加深与其他贵族的联系,有助构筑更为牢靠的利益关系网,又可借此接近国王,博取加官晋爵的机会。贵族们对此乐此不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