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王李世贤 李秀成的堂弟 幼主死后仍不忘复国 却死于自己人之手

1861年5月28日,三路太平军喊杀震天地攻进军事重镇金华,领头的正是年轻将领--侍王李世贤。就在洪秀全所占领的天京处于清军的重重合围之际,与之遥相呼应的浙江太平军却节节胜利,开疆拓土。

早年,他在广西大黎山随洪秀全揭竿而起,当时还是个不到20岁的毛头小伙,只沉寂了几年,随着天京内讧的爆发,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作为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被洪秀全起用,在天京两度告急之际,李世贤配合忠王李秀成彻底摧毁了清军的江南大营,立下不世的"救驾之功",被封为侍王,称霸一方。

太平天国后期,滥封王位,十羊九牧,下层百姓苦不堪言,而每一位受封者的待遇、级别依然水涨船高,全然不顾死之将至,李世贤也不例外。侍王府原来是唐宋时州衙所在,朱元璋曾驻于此。明时为巡按御史行台,清朝成了试士院。李世贤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召集工匠大加修建,总占地面积达到了63000多平方米,可供10万太平军将士在府内操练。

1939年4月2日,周恩来同志为加强抗日统一战线,曾在这里做过重要的抗日讲演,为侍王府增添了几分新的传奇色彩。

李世贤(1834年(甲午年)-1865年(乙丑年)),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李秀成堂弟,封"侍王"。在天京失陷后继续领导部分太平军反清,1865年被友军杀害。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名将忠王李秀成堂弟。1851年参加太平军,英勇善战。太平天国经过天京事变及翼王石达开带兵出走后,人才凋零,到了"朝中无将,国内无人"的境地。李世贤"少勇刚强",开始受到重用,1857年升左军主将。次年驻军芜湖,在宁国府湾沚镇(今属宣城)歼灭清浙江提督邓绍良军。1860年与陈玉成等合力消灭清军江南大营,封为侍王雄千岁,爵称"天朝九门御林军忠正京卫军侍王"。攻克宁国,徽州(治今歙县),与黄文金包围曾国藩于祁门。

次年对左宗棠作战失利,转攻浙江,连克严州(治今建德)、处州、台州(治今临海)、宁波,5月28日攻克金华后,以金华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后奉天王洪秀全命,增援天京,在溧阳、句容作战二年。1862年2月9日,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景宁县城,据守10日后撤离。5月13日,李世贤部会合温州金钱会起义军再克县城,驻守3日。1864年溧阳失守,转战江西。天京陷落后,率汪海洋、陆顺德等经广东入福建,在漳州一带坚持斗争,斩清福建提督林文察等。

次年春,左宗棠率重兵分路围攻,力战不敌,撤至永定,清兵尾追,往镇平(广东蕉岭)投汪海洋,汪曾杀李部将李元茂,因畏罪而于8月23日将他杀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