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很穷,跑到国外,靠教书为生,后还成为领袖,梦想加入中国

科举制一直是我国古代封建时候选拔人才的一个制度,所谓“一举成名天下知”,不管你之前多么落魄、贫穷,只要中了状元一切都会得到改变,就算中了举人也能够做官。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很多,而且很多人考了几十年都没中的也大有人在。这里有个人因为考科举不幸落榜,后来去南洋发展,结果建立了一个亚洲最早的民主国家。

在乾隆年间,有个叫罗芳伯的人,为人喜欢行侠仗义,而且饱读诗书。1772年,已经35岁的罗芳伯竟然再次科举落榜,没有考中举人。为了寻求生计,罗芳伯决定带着100多名亲朋好友去南洋发展。古代的中国人习惯把东南亚地区称为南洋,在清朝的时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有的就已经去了东南亚谋求发展。

比如就在罗芳伯等人去南洋之前,已经有不少华人去了加里曼丹岛的沿海城市坤甸。当时一部分人在农村种植农作物度日,另一部分人在矿山工作,那里的生活非常艰苦,因此这些华人非常团结,才能勉强生活。

罗芳伯及亲朋好友到达坤甸后,罗芳伯一开始依靠教书来维持生活,不过凭借其过人的才智以及一身的武艺和豪爽的个性赢得了当地华人的拥戴,也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支持合作。

因为加里曼丹岛土地适合耕种,又有金矿等资源,加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于是就有很多公司争相抢这块“肥肉”,而且还有欧洲的荷兰武装势力威胁当地的居民,局面非常混乱。不过罗芳伯是个有领袖风范的人,他积极联络苏丹和当地土族首领,把华人与当地居民组织起来成立了联合军队,终于打退了外来的侵略者,取得了东万律的管辖权。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公司,并于1777年改称其位“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当时的110万民众拥立他名为“大唐总长”的国家元首,当地土著居民更是叫他为“坤甸王”。这个民主制国家的元首都是通过选举或者禅让来产生,非常民主,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制国家。

罗芳伯成为国家元首后,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当地人民发展的好政策,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变得富强,人民的生活变得富裕,加里曼丹岛的许多地方从荒凉之地变为富裕又繁荣的美丽家园。58岁的罗芳伯当了19年的国家元首,在1759年不幸病逝。

他在死前曾派使者见乾隆皇帝,想把领土并入中国版图,可是乾隆没有同意。后来共和国传了7代以后,在1886年被荷兰侵略者消灭。

如今的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屿,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南临爪哇海,北临中国南海。加里曼丹岛森林覆被率80%。农产以稻米、橡胶椰子等为主,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岛上还有金矿、煤矿等矿产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岛上最为特色的动植物为:马来西亚的大花草,婆罗洲象,马来西亚的国鸟犀鸟。

罗芳伯因为科举落榜而去了南洋的加里曼丹岛,结果在那里建立了民主制国家,后来被荷兰所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