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临终前半年,写下一首七绝诗,28字道尽人生的孤独和悲怆!

李商隐临终前半年,写下一首七绝诗,28字道尽人生的孤独和悲怆!

唐诗宋词,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华夏子孙们都背诵过唐诗,对李商隐也有了解。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气的七绝诗,也算是最后的作品。因为这首诗写于44岁,距离生命的终点还有半年的时间。

这首诗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但是却用精炼的语言,将他凄苦的一生表达出来。此时,李商隐的内心肯定是惆怅又孤独的,对自己身世感到凄苦,对亡妻甚至想念,对未来的人生无比哀叹。

开篇,李商隐站在曲江之上,看到了犹如浮萍一样的荷叶,说出了不同季节荷花的状态。有一种伤春悲秋的感觉,以此来映照自己人生的失意,一点都不顺利。春天,荷叶发芽;秋天,荷叶已经枯萎。荷叶的一生都很悲催,在愁苦中度过。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伤春悲秋,一点都不如意。

接下来,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苦。他知道人生在世,肯定逃不脱情感的束缚,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正因为他有了这样的感受,内心才有了满满的仇恨。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屹立在江边,听着滔滔的江水声。

可以说,李商隐的一生都不怎么顺利,写完这首诗后,与世长辞。写这首诗时,李商隐已经是万念俱灰了,这一生的仕途、生活以及家庭都留有太多的遗憾。而且那时的他是孤身一人,颠沛流离十分悲惨。

李商隐44岁时,妻子已经去世了六年,只有一个人辛辛苦苦撑着过日子。仕途已经做到头了,尽管不一定多么穷困潦倒,但是与他自己的理想完全不一样。可是又能怎样呢?年近半百了,一直都在颠沛流离中,只能苟且偷生。所以去曲江边散散步,看到了眼前的景色,有感而发。

本来李商隐不能那么早去世,可是,一生太不顺利了,接连遇到很多挫折,一生都生活在阴影中。尽管得到了贵人的帮助,却始终没有办法摆脱窘境。好在早年的时候有爱妻陪伴在身边,谁知道爱妻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心情不好了,直接影响了他的寿命。

天妒英才,再加上李商隐有着一番抱负,却没有办法达到目的。一生都在坎坷中度过,又失去了爱人,自然不能很轻松的过下去,早早没了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