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满布三十多盗洞连考古专家也摇头叹息,为何里面却完好无损?

公元2005年大年三十晚上,河南省上蔡县郭庄村的农民们都在兴高采烈的迎接新年的到来,不过,半夜时,村里的外围却传来了一阵阵巨大的爆炸声,许多村民都能感觉到自家地面传出的强烈的震动。

第二天村民来到爆炸声传出的方向,赫然发现,在村外一个小山坡上竟然被人用炸药炸开了一个很深的洞穴,他们觉得这肯定有古怪,就马上报了案。

接到报警的当地公安部门马上派人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他们发现这是一个盗洞,应该是盗取文物用的,所以他们又把情况转达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消息之后,立刻赶来查看。

经过勘探,发现这是一座建造于春秋时期的,规模宏大的贵族大墓。 不过这座大墓的封土堆上去,密密麻麻的布满了30多个盗洞,发现这一情况,考古队员都摇头叹息,对这座大墓挖掘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2005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这座位于上蔡县的郭庄村大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考古工作者根据从盗洞里清理出遗留的东西,包括有陶碗、铜钱、锄头、矿泉水瓶和烟头等等,他们判断这30多个盗墓,从战国、东汉、北宋、明朝一直到现代,都有盗墓贼打这座古墓的主意。

考古队发现其中有一个汉朝时盗洞特别巨大,挖得特别深,直接挖到了墓室里面,对古墓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可能是摸金校尉曹操所为。考古队发现现代的盗洞有18个,其中有两个打到了棺椁上面,连棺材内部也挖开了。看到这一情景,考古队员的心都凉了半截,他们都以为这古墓肯定已经被盗掘一空了,什么都不会留下了。

然而就在考古队员垂头丧气的时候,一件青铜器的出土,极大的提振了他们的精神士气,他们用六个月努力挖掘清理的工作成果出来了。然后他们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青铜器,包括有 升鼎、四耳圆鉴、甬钟、编磬、龙耳虎座方壶等等数百件稀世珍品。

这座春秋大墓被盗掘了30多次,竟然还能出土这么多造型精美的青铜器,连考古队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让盗墓贼不能取走墓里的珍贵文物呢?

经过考古队的挖掘和研究,他们发现这座古墓的建造与春秋时代墓葬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别的墓室是用泥土来回填的墓穴,而这座墓却独一无二的采用了流沙来回填。

考古队发现这座18米深的墓穴,里面竟然填满了12米深的细沙,这些细沙都是经过特殊外理,用大锅炒热过的,所以它特别的干燥,流动性极高,稍有缝隙,它们就马上会流过去把它填上。而且建造这座墓的人还在细沙里掩埋了一千多块奇形怪状的,边角锐利的沉重石块,只要盗墓贼一挖进古墓,这些石块就会随着细沙的流动导致盗洞塌方,向盗墓贼的狠狠砸来。

还有,这座古墓除了机关重重,让人触目惊心之外,竟它然还另有一个“小阴谋”,令它躲过了盗墓贼的盗扰,一直保存了2000多人到现在。

这个“小阴谋”就是,他还设计了一个墓中墓,如果不幸出现盗墓贼把墓室打穿,挖到棺椁的情况,造墓人却造了一个假墓来迷惑人,其实在墓的下面才是真正的墓葬。

当时连考古队也差点被它所骗,幸好队长火眼金睛,及时识破“阴谋”,挖出宝藏。因为考古队挖到墓室却发现棺材里装满了泥土,挖开后也大为沮丧,以为遇到假墓,但后来经过队长分析,这座墓如此大费周章的布置了几千立方米的流沙,还有墓中墓,它就是为了迷惑世人,欲盖弥彰,这里面肯定有宝物,只是还没发现而已。后来果然被考古队挖到了墓下的真正墓室。

这两个流沙乱石和墓中墓防盗的方法,2000多年来让盗墓贼防不胜防,无计可施,所以他们都只能铩羽而归,无功而返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