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一个计谋,奠定了她47年的权利基础,却让中国损失太大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了。

慈禧太后在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彼时大清朝堂上的大臣,无论满汉或者官爵高低,都必须看慈禧的脸色度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咸丰一朝,慈禧的影响力并不大,要远远逊色于辅政大臣肃顺。

可是,咸丰皇帝驾崩以后,位高权重的肃顺竟然仅在六天之间便被慈禧扳倒,他的一干党羽也瞬间树倒猢狲散。肃顺其人是宗室贵胄是郑献亲王的后裔。曾经担任过很多重要的职位,比如: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这些都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职务。

可以说,肃顺已经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再加上,咸丰死后,指定他为顾命大臣,其权势可谓滔天。但是,这样一位权柄如日中天的臣子,为何会被一个深居后宫的慈禧在短短的六天时间内连根拔起,甚至,性命不保呢?

其实,肃顺和慈禧之间本来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共同体。

肃顺权倾朝野,又是指定的顾命大臣,认为:小皇帝也可以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而对慈禧来说,皇帝就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在儿子长大之前,她应该来掌握帝国最高的统治权。于是,两宫太后和肃顺展开了一场政治决战。

为了取得斗争的胜利,慈禧必须找到其他的帮手。仅仅取得后宫嫔妃的帮助,作用并不明显。事实上,作为一个深宫之中的妃嫔,慈禧本人是没有办法做大部分事情的。大清祖制规定:女人是不可以干政的,所以,她需要一个政治代言人。

但有心人慈禧自然不会等到这一刻才去寻找盟友,奕訢这个落魄不得志的贵族很早就进入了她的视线。

奕訢原本是恭亲王,在咸丰皇帝前往热河以后,京城的事物都是由奕訢在管理。但是,说实在的,奕訢在咸丰一朝的政治地位并不高,他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但与此同时,奕訢本人还是一个对权力有着热切渴望的人,所以,他和慈禧一拍即合。

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共同对抗肃顺。

彼时肃顺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并没有掌控北京城。而慈禧如果要成功发动政变,就一定要回到北京城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她假借皇帝登基的理由,要求其尽快回到京城。作为先皇帝的顾命大臣,肃顺显然对这样的合理诉求不能拒绝。因此慈禧和奕訢的第一个目标达成了。

其后,慈禧要做的就是讲肃顺和他的党羽之间的联系切断。为了做到这一点,慈禧特地将回宫的队伍分成了几个部分,其中,肃顺和他的党羽们被打散在各个队伍之中。这样一来,短时间内,他们就没有办法互通消息。分道而行的计划让慈禧提前四天到达了北京城,占据了先机。

回到京城之后,慈禧又开始在百官之中寻求援手。

一直以来,百官都对肃顺的跋扈心怀不满,慈禧便添油加醋把他们在热河的遭遇告诉了群臣,造成了舆论压力。慈禧的哭诉很快就在群臣之中起到了效果,大臣们对慈禧和小皇帝的遭遇感到同情,并纷纷表示应该惩处肃顺,有一位臣子甚至表示应该要重重问罪。

于是,慈禧趁势答应了这个要求,并且,下令立马解除肃顺的官职。八大臣的第一个重要罪状就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并且,以擅改谕旨、力阻垂帘罪,解载垣、端华、肃顺、景寿任,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军机。

可以说,在慈禧先发制人的时候,肃顺还在赶往京城的路上。他满以为孤儿寡母的慈禧肯定不敢对他出手,结果却着了道。慈禧抓捕了肃顺的党羽后同时讲肃顺抓了起来,并且,在四天以后就宣旨处死肃顺等人,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

我们很难知道,肃顺被杀时的想法,但这位几天前还权倾天下,站在人生巅峰的人物,在刑场上的心里落差,恐怕不是一般的大。事实上,慈禧当时的动作之凌厉是历史上少有的,即使和曾经那些著名的政变相比,也丝毫不会逊色。

但可惜,慈禧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权柄而已。她所有的争斗手段,不过是为了得到权倾天下的机会,而不是什么高远伟大的志向。她上台的第一桩罪行,就是“借师助剿”,和外国侵略者共同血腥镇压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 ...

从此,慈禧作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和他们的代表,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了47年的罪恶统治。这也就是此后多年,慈禧以一己之私,殆误朝廷,殆误天下的根由之一!

参考资料:

『《清史稿》、《慈禧太后的辛酉政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