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在这个活着的世界死去

作者余华曾说过,活着就是忍受,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这个词总是那么沉重,比死去沉重,因为人们总是在这个活着的世界死去。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这个故事: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书中孤独老人牵着老牛将自己一生的悲情娓娓道来。主人公富贵出生于一个富贵人家,本该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却因为自己的堕落,吃喝嫖赌甚至是抽大烟,将家产败得一干二净,最终得了个家破人亡,沦为雇农,开始了自己悲剧的一生。幸得一位好妻子,在本可勉强生活之时,却又不幸被抓去充军,等到再回家之时,才知道母亲和自己早已天各一方,女儿也因病变成聋哑人。

土地改革之时,本觉得可以安稳地生活,却要送掉女儿让儿子去上学,后又遇上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儿子也在为战友妻子献血的过程中葬送了年轻生命,妻子也随之病倒。女儿很不容易找到归宿,却又因难产而死,女婿后也在工地上遇难,连唯一的小外孙——苦根也离开了他。最终,年老的富贵只能与老牛相伴。

作者余华用冷酷的笔调淡淡地叙述了这样一个悲剧人生,这样一个冰冷的世界。冰冷的笔尖让我们目睹了富贵的荒诞与艰苦。书中也给了世间一丝丝希望,让人看到了简陋的温情,却又在我们认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之时,毫不留情地将这仅存的温情撕得粉碎。这样的错愕,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命运弄人,自然会不禁流下心痛的泪水。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这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小说的结尾,一位迟暮老人在等待着黑夜的降临,感叹活着的一生,一切都那么渺小到微不足道。

他用一句话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是啊,何必活着争得死去活来,多么的苍白无力,如杨绛先生所言:“人生中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这总是一个充满悲剧的世界,你所爱的人总会在这个活着的世界死去,让你猝不及防,却又无可奈何。如此的沉重,而你只能选择活着的忍受……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转发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