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祥、李开芳领导的北伐军为什么失败?杨秀清真要借刀杀人?

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洪秀全、杨秀清就命李开芳、林凤祥两位年轻将领率军北伐,东王杨秀清对李开芳、林凤祥两人道:"速急统兵前进,务宜身先士卒,格外放胆灵便,赶紧行事。"天王洪秀全也给北伐军下令:"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

洪秀全剧照

从洪秀全、杨秀清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北伐军的最终目的是要直逼燕京,推翻清朝统治者,并且,北伐军的战术要灵活多变、要快速行军。

的确,北伐军从扬州出发以后,并没有贪图攻占城池,而是经安徽、河南等地,直接打到天津,使得清朝朝廷大为震动。咸丰帝在朝堂之上甚至对群臣说:"明代之行见矣。"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朕可能会像明朝的崇祯皇帝那样,要找棵歪脖子树吊死了。

就连当时的英国驻上海领事也说道:"清朝灭亡是分分钟的事情了。"这一路上,北伐军并不占领城池仅仅是劫掠,但是,当一路上节节胜利的太平军驻扎在静海、独流的时候,北伐军陷入了清军的重重包围,善于流动作战的太平军,在阵地战中并不是清军的对手,最后,李开芳、林凤祥领导的北伐军还是失败了,林、李二人也受尽凌迟而死。

咸丰剧照

那么,李开芳、林凤祥带领的北伐军为什么会失败呢?小冷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在北伐的路上,没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纵观林李二人的北伐,他们仅仅是在河南,山西歼灭了数千名清军,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和清军主力作战,同时,面临胜保部几千人,他们并没有击中主力将其歼灭,最后造成了大患。

二、没有发动沿路农民群众,未能壮大自己的队伍。当北伐军到达天津的时候,部队人数仍然是两万多人,要知道,当初太平军从金田北上挺近湖南的时候,可是积极的揭露清朝的罪恶,积极发动农民群众的,也因此太平军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北伐军只注重军事方面的胜利,而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太平军北伐

三、孤军深入,援军未能及时赶到。定都天京以后,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低估了清朝的实力,他们觉得两万多人足以推翻清朝朝廷了,也因此,北伐军出发以后,他们未能及时的派遣援军。

四、进入直隶以后,北伐军选择了错误的进军路线,当北伐军攻打赵州的时候,咸丰帝下令:"保定为京津屏障,至关重要。"在河间一路,易州一路,东路河间天津一带,都有重兵把守。偏偏北伐军选择了从东线进军而没有从西线进军,因为西线为山区地带,更能发挥太平军将士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由于北伐军多广西、浙江人,他们的平原作战经验是不如清军将士的。

杨秀清剧照

总之,北伐军的失败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也有人说杨秀清之所以让林凤祥、李开芳二人带领区区两万人北伐,是想要借机除掉他们二人,因为杨秀清深知两万人是不可能推翻清政府的,除掉他们两人,杨秀清就可以更好的篡夺天王之位。

小冷觉得这就是无稽之谈,此时的杨秀清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让林李二人北伐,的确是杨秀清的战略失误,但杨秀清绝没有想过要借北伐除掉林李二人。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全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