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的都城都是长安和洛阳,为何最后的首都却是北京

周、秦、汉、唐时代,中国的都城不是在长安就是在洛阳, 巧得很,长安和洛阳都是十三朝古都。如何看待这种巧合呢?我们可以试着从军事和经济两方面考虑。长安,它位于关中大地,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洛阳,位于黄河下游,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是重要的粮仓和钱袋子。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交替有规律可循,一个朝代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往往依靠的是军事,他就会选在长安。而后期为了发展经济,他就会选择洛阳,所以两者都是十三朝古都,一点都不巧合了。

但是到了元清明清三代,为啥会选择定都北京呢?按照先前分析长安和洛阳的方法,它在军事和经济上有点站不住脚。以军事为例,北京那可是在长城边上,它就是作为一个边塞存在的,一边是草原一边是中原。明朝皇帝也吃过这种亏,只要长城突破,那就只剩下被包围的份了。这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定都在这可是一个奇怪的想法,军事上不合适,经济上好像也不合适。要知道,中国的经济中心在明清两代已经转移到南方,当时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都是在南方。把这些粮食运到北方需要大费周折,为此朝廷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封疆大吏的职位——漕运总督,可见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么麻烦,为啥不学朱元璋把首都定在南京呢,起码吃饭就方便多了吗?

这么奇怪的事情,从公元1206年元朝建立,一直存在着。既然存在这么多年,其中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元朝定都北京,这很好理解,毕竟离蒙古老家近一点。但明清两代也这么用,就需要好好研究下。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首都,往往也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人口、资源、利益集中地。比如英国和法国,英国因海外利益而定都出海便利的伦敦:法国因为北部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就定都中线靠北的巴黎。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再来看下明清为啥也定都在北京。

到了明清两朝,中国的重心又发生了迁移。或者更准确地说,中国的格局变得更大了。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从中原为主的王朝,演化成了一个多元文明体系,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个体系。到明清两代,中华民族经过多年的融合,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尤其是到了清代,疆土的每一部分都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西藏高原盛产藏传佛教,不仅影响着西藏,同时也用精神控制着遥远的蒙古。蒙古草原的铁骑是清朝控制中原的主要力量,而中原和南方又为整个国家提供着粮食和税收,新疆和西藏又是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几个地域互为支撑,构成了一个高度融合的文明体系。

如果你是一个皇帝,让你选择定都的地方,你会选择在哪里?想必你也会选择在北京。作为一个在北京上班的皇帝,你可以随时回到东北老家,也可以在避暑山庄和蒙古的王爷们喝喝茶、聊聊天,更可以去五台山去找西藏来的喇嘛谈谈佛经。与此同时,运河也在源源不断地把南方的好东西运到北京。你看看皇帝过得多舒服,也许在南方人看来,皇帝不就是在一个边塞吗。但是皇帝知道北京就是这个帝国的中心,北京就是这个帝国的枢纽,必须定都在北京,方可安天下。

参考资料:《枢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