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 “红色小镇”扛起抗战精神传承大旗

【开栏的话】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写下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勤劳努力、不懈奋斗,短短 40 年走过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之路,阔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怀揣梦想、勇攀高峰,以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提供新舞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本报今起推出 " 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 专栏,通过系列报道阐释民族精神内涵,讲好新时代奋斗故事,激励我们坚定 " 四个自信 ",更加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吉林兴林镇——

" 红色小镇 " 扛起抗战精神传承大旗

伴着秋天的细雨走进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干道旁一枚印章的放大版雕塑。这枚巨大的印章似落非落,仿佛在等待自己的主人做出最后的决定。印章上的名字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

兴林镇地处抗战时期的金川、柳河、临江、通化四县交界,这里山岭高峻、森林茂密,是杨靖宇建立的 " 河里根据地 " 的中心地带。1936 年 7 月,著名的 " 河里会议 " 在兴林镇孟家村召开,会议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合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抗联有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被侵略者视为 " 满洲治安之癌 "。

1967 年,兴林镇曲柳川村村民在铲地时发现一个铜物件,洗干净后发现上面赫然刻着 " 杨靖宇印 "。杨靖宇的印章现今一共发现两枚,这一枚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另一枚收藏在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发现这枚印章,几乎是曲柳川村村民的 " 最高荣誉 "。

距离印章雕塑的不远处,是由个人投资千万元修建的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它向来访者详细诉说着峥嵘岁月。纪念馆的创办人刘福是不折不扣的 " 抗联后代 ",他的爷爷刘义是抗联的秘密交通员,曾亲手给杨靖宇传递过情报。" 不忘抗联战士,传递抗联历史 " 是他的爷爷刘义、父亲刘天祥共同给他留下的嘱托。

2013 年,在外营商有道的刘福回到故乡,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财力用于建设纪念馆。当地群众听说他在建馆,都自发前来帮忙,不仅不要钱,还各自捐出了家中留存的抗战时期老物件,刘义做情报工作时用的铁匣子也被摆了进去。

河里会议遗址、白家堡子惨案遗址、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兴林镇丰富的抗战遗迹资源串起了历史,也让这座 " 红色小镇 " 扛起了传承抗战精神的大旗。据统计,现在每年到这里体验红色之旅的游客数以万计。

在纪念馆的基础上,刘福又投资建设了红色产业园区,添加了 " 根据地炊事班 "" 抗联人家 " 等元素,让访客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感受当地别具特色的餐饮、住宿和生态风光。

兴林镇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变好,不变的是兴林人对瞻仰抗联遗址的访客的热情。兴林镇政府机关的干部们在工作之余也加入了抗联精神宣讲团,还有人在全国红色旅游故事演讲大赛中获了奖,成为 " 金牌讲解员 "。" 抗联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 兴林镇党委书记韩继忠表示,兴林镇将继续充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让抗联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新华社记者 胥舒骜 刘硕(新华社长春 10 月 9 日电)

编辑:叶松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