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传圣旨坑了薛仁贵的大奸臣 李渊李密窦建德却都想拉拢

提起张士贵,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觉得他是一个大奸臣,在民间传说和一些小说当中,张士贵是一个毫无功劳、妒贤嫉能的小人,尤其是他为了扶持自己的儿子与女婿,而处处打压武艺高强的薛仁贵。并且,张士贵还多次假传圣旨将薛仁贵的功劳归到自己女婿名下,总之,在小说和民间口碑中,张士贵就是一个十足的大坏蛋、大奸臣。

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张士贵不但不是大奸臣,并且还是薛仁贵的贵人。安地战役中,张士贵的部下薛仁贵率军取得了胜利,于是,爱才惜才的张士贵向唐太宗李世民举荐了薛仁贵,从此,薛仁贵才得以名声大噪。

受民间传说、小说的影响,张士贵成为了隋末唐初最被忽视的一位名将、猛将,然而,在正史上,隋朝末年张士贵的势力是最不容忽视、最为关键的一股势力,李渊、李密、窦建德都拉拢张士贵这个后世眼中的“大奸臣”,想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呢?

张士贵出身于将门,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时候的张士贵就胸怀大志、尚武好友,颇有武术天赋的他,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并且骑术、箭术都十分的高明。(善骑射,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

杨广继位以后,由于他的统治十分的残暴,天下群雄并起,纷纷招兵买马反抗隋朝,胸怀大志的张士贵也在自己的家乡起兵反隋,他得到了家乡父老的积极响应,随着声势的日渐壮大,张士贵自称大总管、怀义公,并率兵不断攻打周边隋朝的城池,给隋炀帝杨广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在众多的反隋势力中,张士贵这一支并不是势力最为强大的,但是,张士贵所占据的地盘在乱世中具有非常高的战略地位。

张士贵的兵马所占据的河东地区,正好卡在了隋朝的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的咽喉之处,向东,张士贵可以攻打东都洛阳,向西,张士贵又可以攻打长安。正是由于张士贵所处的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所以,李渊、李密、窦建德都想拉拢张士贵,张士贵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天下的归属。

当时,占据东都洛阳的窦建德是隋朝最大的一股残余势力;李密率领的瓦岗寨义军占据河南,并包围东都洛阳,他们也想将张士贵收为己用,最后,起兵太原的李渊在给张士贵去信一封后,张士贵率军投靠了李渊。

最终,势力壮大的李渊取得了天下,并且,在玄武门之变中,张士贵也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参考资料:《陕西礼泉张士贵墓》《新唐书》《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