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吗?两版《水浒传》背后暗藏玄机!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受流传度和市场销售的影响,很多读者对《水浒传》的印象大都是120回本的《水浒全传》,有的还看过70回本的金圣叹批评本和100回本的容与堂本,但是这几种本子其实在水学界都是属于“繁本”系统,也就是说这些本子都是“文繁事简”的,而《水浒传》其实还有另一种“简本”系统,也就是“文简事繁”本,并不为大众知晓。这个系统的本子因为自身质量和历史的原因,现在几乎堙没无闻,但是其价值却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对于水浒版本的研究更是不可缺少。笔者最近重读了简本系统的《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简称评林本)和《新刻全像水浒传》(简称刘兴我本),在阅读过程中选出一些大聚义前与繁本【选120回郁郁堂本(简称郁本)、100回容与堂本(简称容本)、70回金批本(简称金本)为参照】内容存在差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一些内容摘抄出来,加以比对,以供水浒同仁更好地了解简本、繁本的不同之处。

一、史进是“万人之敌”?

评林本:杨春曰:“若去打华阴县时,须从史家村过,那个九纹龙史进,有万人之敌,他如何肯放我等过去?”陈达曰:“一个村坊过不得,怎敢抵敌官军?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点喽啰披挂下山去了。

容本:杨春道:“哥哥不知。若去打华阴县时,须从史家村过。那个九纹龙史进是个大虫,不可去撩拨他。他如何肯放我们过去?”陈达道:“兄弟好懦弱!一个村坊过去不得,怎地敢抵敌官军?” ……朱武、杨春再三谏劝,陈达那里肯听。随即披挂上马,点了一百四五十小喽啰,鸣锣擂鼓,下山望史家村去了。

笔者按:在《水浒传》中,能够被评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人武艺都不弱,而简本中将“万人之敌”的称号加之于史进,无疑是对其武艺更高层面的肯定。

二、史进与陈达斗五十合?

评林本:史进不允,陈达大怒,挺枪刺来,史进拍马来迎。二人斗上五十合,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一枪望心窝里搠来,史进却把腰一闪,陈达和枪邋入怀里,史进轻舒猿臂,只一挟,把陈达捉过来,众喽啰都走了。

容本:史进、陈达两个斗了多时,……两个斗到间深里,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把枪望心窝里搠来,史进却把腰一闪,陈达和枪颠入怀里来。史进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一挟,把陈达轻轻摘离了嵌花鞍,款款揪住了线膊,丢在马前受降。

笔者按:在繁本中,并没有具体写史进、陈达的交手回合数,只说斗了多时。而简本中明确二人斗上了五十合,差异似乎不大,但是可以给爱好武评的做个参考,用来衡量八骠与小彪之间的差距。

三、鲁智深的“傲骨”。

评林本:智深曰:“洒家要打条禅杖及一口戒刀。”待诏曰:“不知师父要打多少重的?”智深曰:“洒家只要打一条重一百斤。”待诏笑曰:“小人不怕打不得,不知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刀,也止有八十二斤重偃月刀。师父依着小人,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只要你五两银子工钱。”智深曰:“俺便五两与你,还有些碎银子,和你买碗酒吃。”

容本:鲁深道:“洒家要打条禅杖,一口戒刀。不知有上等好铁么?”待诏道:“小人这里正有些好铁,不知师父要打多少重的禅杖、戒刀,但凭吩咐。”智深道:“洒家只要打一条一百斤重的。”待诏笑道:“重了。师父,小人打怕不打了,只恐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刀,也则只有八十一斤重。”智深焦躁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

笔者按:通过对比繁本、简本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繁本重点在于突出鲁智深剀直、性急、心气高的特点。通过此段故事,加深了对他性格的塑造。而简本为了节省成本,删掉了许多关键文字,导致无法达到繁本的效果。

四、李忠、周通是否“吝啬”?

评林本:看了回寨,住了两日要讨下山,两个苦留,智深曰:“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李忠、周通曰:“哥哥要去时,难以相留。”取出白金十两送行去了,李忠、周通自在桃花山打劫。

容本: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两个苦留,那里肯住,只推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李忠、周通道:“哥哥既然不肯落草,要去时,我等明日下山,但得多少,尽送与哥哥作路费。”

笔者按:繁本中通过鲁智深的感受描写了李忠、周通二人的吝啬,而简本中二人得知鲁智深要走时,直接相赠白金十两,心胸较之繁本更为完美。

五、史进、鲁智深是否在赤松林交手?

评林本:信步望前面,见一个大林子,都是赤松树。史进在松影里,一人探头望了一望了入去,智深回看,认得是史进。智深笑曰:“大郎讨做甚人?”史进出见,认是智深,两个入林子里坐下。

容本:那汉大怒,仗手中朴刀来迎禅杖。两个斗了十数合,那汉暗暗的喝彩道:“好个莽和尚!”又斗了四五合,那汉叫道:“少歇,我有话说。”两个都跳出圈子外来,那汉便问道:“你端的姓甚名谁?声音好熟。”智深说姓名毕,那汉撇了朴刀,翻身便剪拂,说道:“认得史进么?”智深笑道:“原来是史大郎。”两个再剪拂了,同到林子里坐定。

笔者按:繁本中鲁智深是在与史进打了许多回合之后,史进主动叫停,二人才相认的。而简本是鲁智深直接认出史进,二人并未交手。因为书中并未说当时史进带着面罩之类的遮挡物,且鲁、史二人距上一次分别并未过太久,所以按照逻辑来说,简本的描写似乎更符合实际。

六、林娘子的死亡时间?

评林本:那娘子曰:“他只虑我被高衙内那厮逼骗,故发此意,叫我嫁人。”当下分付锦儿把衣包交与林冲,近前拜了四拜说曰:“丈夫路上小心,莫只为妾致有忧损。”道罢,自和锦儿去了。一刻间,只见锦儿走来报说:“娘子归家,自缢身死了。”张教头与林冲听罢,放声大哭,昏绝在地。

容本:不过两个月,小喽罗还寨说道:“直至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张教头亦为忧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止剩得女使锦儿,已招赘丈夫在家过活。访问邻里,亦是如此说。打听得真实,回来报与头领。”林冲见说了,潜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

笔者按:简本中林娘子在林冲被刺配动身前往沧州时即自缢身死,更能突出其贞烈的性格。而繁本中林娘子是在林冲落草梁山有一阵子之后,派人回东京打探后,方知道其自缢身死的,在情节安排上前后呼应,有峰回路转之妙。因此这段情节简本、繁本的安排各有妙处。

七、林冲是否“忘恩负义”?

评林本:行了十七八日,近沧州。智深对林冲曰:“此去沧州不远,前路都有人家,俺如今和你分手。”取出二十两银子与林冲,把几两与公人曰:“俺看兄弟面上饶你两个,如今没多路,休生歹心!”言罢,叫声:“兄弟小心!”拜辞去了。

容本:二人暗商量:“我们被这和尚监押定了,明日回去,高太尉必然奈何俺!”薛霸道:“我听得大相国寺菜园廨宇里新来了个僧人,唤做鲁智深,想来必是他。回去实说,俺要在野猪林结困他,被这和尚救了,一路护送到沧州,因此下手不得。舍得还了他十两金子,着陆谦自去寻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子干净。”董超道:“说得也是。”两个暗暗商量了不题。……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

笔者按:繁本中林冲对公差说鲁智深拔树之事,一直被一些阴谋论者利用,指林冲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其实仔细阅读前后文,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董超、薛霸在这之前就已经察觉出鲁智深的身份,即使林冲不说,二人回去后也会向高俅禀明。而林冲的话只不过是为了凸显其对鲁智深的敬重,增加英雄相惜的情感。在简本中,林冲更是没有说那句话,因此“忘恩负义”之说更无从谈起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