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词《沁园春 长沙》中的意象与气魄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中国的史诗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长风万里浪,白沙如霜雪。长沙,一个美丽动人的地方,多少激情燃烧的岁月。数说天下风景名区,你不能不说到长沙:岳麓山的枫叶胜霞,水陆洲的丹橘飘香,还有岳麓书院的悠远书声,屈原、贾谊这些千古英雄……其山川之美且人文荟萃,古来共谈。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追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不能不说到长沙。因为这里不仅是毛泽东的故乡———他于青少年时代,曾在此度过长期进德修业的生活;同时也是中国工农革命的策源地,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

长沙与毛泽东之间,确实有着难以割舍的生活情感和政治情感。早在1911年,毛泽东就来到长沙第一师范读书,常与同窗好友蔡和森、何叔衡、罗学瓒等人到水陆洲、岳麓山一带登临吟赏,游览、游泳,并畅谈国事,感慨人生。1918年发起成立新民学会。1919年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湘江评论》。1920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一年,倡导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平民夜校和文化书社,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1922年组织安源工人补习学校,领导长沙土木工人罢工,促进湖南全省总工会的成立。1925年在农村中组织以反日为旗帜的雪耻会(即农民协会的前身)。是年暮秋,为躲避反动统治当局(统治湖南的反动军阀赵恒惕政府)搜捕,毛泽东再度离开湖南,南下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在离别长沙前夕,毛泽东又一次来到橘子洲头。独立寒秋,眼前是悠悠北去的湘江,万山红遍的岳麓……面对着这一片秋天秋水秋山,即将离去的毛泽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自古以来,就是个容易让人多愁多恨的季节:“悲哉。秋之为气也”,这是战国文士宋玉心上的秋;“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是饱经家国离乱的大诗人杜甫心上的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是北宋浪子柳永心上的秋;“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那位“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多情女儿崔莺莺心上的秋;“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曾率两千义兵英勇抗金、却终于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心上的秋;“秋雨秋风愁煞人”,这是身陷囹圄、行将就义的辛亥革命志士、女英雄秋瑾心上的秋……而对毛泽东来说呢?在他的心目中,这一派秋色是像长沙城中的反动阴云一样萧条、肃杀、动人愁绪离魂吗?不是,绝不是。相反,那绚丽如火的枫林,清澈碧透的江水,以及那争流远航的风帆,搏击长空的苍鹰,和那恣情遨游的鱼儿,大自然如此奔放刚健的这一切,让他感悟到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奥秘。本来众人眼中肃杀萧条、多愁多悲的寒秋,在他心目中,有了“竞自由”的“万类”,竟变得生动蓬勃,生机盎然。除了“开天辟地”的毛泽东们,谁会有这样的秋兴怀抱。是啊,“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然如此,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有了这样的感悟,那对祖国兴衰浮沉命运的考问与思索,也就有了激情澎湃的回答。这回答便是此时浮现心头的另一幅画面,这画面是曾经的、写实的,又是永恒的、象征的。这画面让他坚信:真正力挽沉沦,主宰中国大地未来命运的,不是那些乱舞的“群魔”和“丑类”(反动军阀),而恰是那群峥嵘岁月中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他们指点江山,纵论时势,激情挥毫,宣扬革命;他们蔑视军阀封建主、不做富贵万户侯,他们要学东晋那个闻鸡起舞、誓复中原的祖逖,中流击水、破浪飞舟,载着多灾多难的民族从此驶出命运的旋涡,驶向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理想。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