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韩非子经典名言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华夏族,河南西平县人(故土在西平县出山棠溪北岸的韩堂村),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将老子的辩证法和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融为一体,也是先秦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集儒、道、墨、法四大思想流派的精华于一身。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着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韩非子深爱自己的祖国韩国,但他的政治主张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嬴政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李斯因嫉妒韩非的才能,将韩非害死在秦国。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子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毛主席最佩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基本都是法家。“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重要来源之一,着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韩非子名言

1、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2、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发。

3、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4、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

5、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6、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7、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8、小信诚则大信立。

9、私行胜,则少公功。

10、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11、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12、自见之谓明。

13、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14、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15、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1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7、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18、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19、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20、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21、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22、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23、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24、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25、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2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27、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28、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29、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30、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31、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32、饕贪而无餍,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33、自胜谓之强。

34、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35、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36、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7、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38、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39、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40、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41、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42、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43、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44、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45、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46、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47、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48、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49、君无见其所欲。

50、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51、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52、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53、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54、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55、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56、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57、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58、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59、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60、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文章来源:名言名句摘抄☞对此各位看客怎么看?可以在评论区吐槽交流。

☞后语: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关注一下我,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免责声明:本文主要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