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提出的这件事办不到,否则直皖战争可以避免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七十九):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

在北洋军阀十余年的混战中,直皖战争属于真正的同室操戈。北洋新军一脉相承的直军与皖军大打出手,南军以及北洋旁系奉军坐收渔翁之利。但是直皖战争本可以避免,毕竟双方热战也就那么三四天,然而冷战则长达两三年,也就是说直皖双方都在克制,以及需找除了战争之外的解决办法。“小扇子”徐树铮北上南下,拉拢奉系军阀的孙烈臣以及直系军阀的吴佩孚而不得,“段芝老”也曾亲自乘车南下犒军,无奈对西南军阀的南征之策无果,北洋军阀却陷入无休止的内部矛盾。毕竟在前线埋头打仗的吴佩孚,一方面“平湘”的战功被窃取,另一方面直军作为进攻的主力,分明就是“马前卒”,对于坐享其成的皖系军阀自然心生芥蒂。

其后,直皖双方的电报攻伐你来我往,开战自然离不开“师出有名”。若无名出师自然可以避免这场战争,然而民国九年五月二十日,驻守湖南前线的直军正式撤防,吴佩孚公然与南方议和后率师北上,算是彻底捋到了段祺瑞的“虎须”。此举不仅让约束不了的下属的新直系军阀首领、直鲁豫巡阅使曹锟,成了“风箱中耗子”两头受气,直系军阀的元老“长江三督”也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其中湖北督军王占元“接济吴佩孚军饷六十万元,其中四十万元还是王从私囊中提出”。即便已经“扯旗”,吴佩孚还是不敢妄言开战,而是在撤防事前电请张敬尧这位皖系军阀骨干,“派员到衡州协商接防事宜”。

但是,吴佩孚这番“暗送秋波”表现,皖系军阀也不得不有所表示,于是也在直军自动撤防的前夕,北洋中枢打电报“批准”了直军撤防。当然姿态也要做足,否则会很没有面子,一时直军将在皖军驻地长沙登陆,驱逐张敬尧的风声四起,段祺瑞也曾一日数电,命令张敬尧派兵堵截直军,但是结果双方相安无事,直军经过长沙和岳州时并未停靠,张敬尧麾下的皖军也只是示意性的戒备。而且吴佩孚的一些主张,也受到包括张作霖、曹锟两位巨擘在内的“反皖同盟”反对,认为“吴职位卑小,态度狂妄”,直皖双方均没有真正开战的环境。

一直到是年六月十六日,曹锟方才电请解除之前段祺瑞故作拉拢,嘉封的“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徐树铮也在次日由库伦抵达京畿,直皖战争方才真正有苗头显现。但是随着“调人”张作霖的赴京,又让战云骤起的北方大地瞧见曙光。不过张作霖自然偏向自己的亲家曹锟,而且双方对于安福系以及恃才傲物的徐树铮去留,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调解效果不佳。段祺瑞曾当着张作霖的面直言:“吴佩孚区区一师长,公然要挟罢免边防大员,此风一开,威信何在!你们要是一定要罢免徐树铮,必须要同时罢免吴佩孚!”但是七月二日,徐世昌迫于直奉双方的压力,皖系军阀的头号策士徐树铮被罢免“西北筹边使”。

最终,这位皖系军阀的真正做局人,未经辞职而是被免职,如此不留情面,段祺瑞也感到威信受损,直皖双方开始针锋相对的排兵布阵。七月六日,徐世昌又请张作霖到团河再做最后一次努力,这一天段祺瑞的火气很大,咆哮着说:“罢免吴佩孚,万事皆休!”张作霖说:“怕是办不到吧。”同时劝段冷静一点,应该大事化小事。段祺瑞何尝不知,在这个节骨眼上罢免吴佩孚,确实已办不到,酿成直皖战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张作霖未予任何一人作别,次日夜晚悄然离京,返回奉军驻地军粮城后宣布“局外中立”,“兄弟阋于墙”的直皖战争再也无法避免。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菜根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