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贤的风骨 为了艺术不怕得罪人

今年是著名书法艺术家吴建贤先生的70冥寿,不免十分追念这位从艺大有成就,做人极具风骨的挚友。

对于书法,吴建贤有着发自骨髓的酷爱,毕生朝拜着书法艺术圣殿。当其登堂入室之际,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崇敬之心。他的执着、他的投入、他的献身,令知晓他的人无比感慨,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格与精神。

上世纪70年代末,与其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共事时,记得当时上班是八点,我按点到单位,常常看到他在放松踱步,打招呼后,他笑嘻嘻地说:“我已练了两个小时书法了。”我很惊讶,原来他早晨5点起床,近六点已到单位。那时住房不宽裕,为了不影响家人和工作,在同事未上班之时,利用办公室的空间,大肆挥毫畅书,是其想出的招数。这一习惯他保持多年,风雨无阻。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上海市出版局编辑学习班进修,为同桌。每逢他不感兴趣的课,就用钢笔练起章法,他用钢笔执法如执毛笔,下笔很重,很厚的白版纸纸背都能见清晰的笔痕。可见其用力之极。吴建贤习书法,初始用狼毫,后来改用长锋羊毫,他说用此更可见真正功力。执笔也由执笔身而为执笔端。人为地加大技术难度,不以为苦并自得其乐。一次他参加上海书法代表团访日归来,得意地和我说起访日期间双方进行书法交流,他如何酣畅挥笔,腾挪变幻,出神入化,满座为之惊叹,报以掌声。之后,一日本书家拿起他的长锋羊毫看了又看,试了一下,大摇其头,以为不可思议。一些日本书法爱好者,向他讨教,他毫不保留,悉心指授,使他们大为感动。原来日本书界规矩很多,老师之言,便是圣旨,往往为师一点一划,便让学生盲目地练习数月,根本不作解释。当然,所谓的老师也不见得能解析出什么,又绝不允许学生越出师门,另作探求。所以很多学生习练多年,毫不长进不说,更有偏离正道之嫌。吴建贤的指点,使不少日本书法爱好者,茅塞顿开,大受裨益,纷纷赠送礼品以表谢意。

吴建贤另有一爱好是养蟋蟀,他喜欢蟋蟀勇敢格斗的精神。他的这种爱好只与少数几位好友同享,不涉其他。记得当时上海书画出版社为其改善住房,房子分配在宛平路。刚刚粉刷完毕,他什么也没搬,一人先携蟋蟀们住了进去。每年他都为几只为其争光的蟋蟀“厚葬”,装在酒精小瓶中以瞻遗容。画家陈世中曾戏称其人亦如蟋蟀中的一种“拼命三郎”,个头虽小而勇猛无比,敢于碰硬。

吴建贤从艺真,为人真,是一位钢骨柔肠的真汉子。他在单位有一外号叫“不定时炸弹”,说明他遇事义无反顾,毫不畏惧,勇于担当。有个别心虚的人,一看到有其在房间内,便趑趄嗫嚅地退出,另候机会。他常常为了艺术而坚持己见,不怕得罪人,这种作派,在书法界受到肯定,得到尊重,公认是一种声张正义、宏扬正风的举动。他的英年早逝,不少理解他的人都感到无比可惜,确实是书界一大损失。今天的纪念,不仅仅是对其人其艺的追思,更重要的是希望真正的艺术精神回归。相信他敢于叱妖骂鬼的勇气,能激励现在有良知的真正艺术家,勇于荡涤艺界蔓延的不正之风。

车鹏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