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临死前为何不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看了别生气!

作者:大国文社(大国文史,大果文社原创原创)

小说竖造的关羽形象,是非常成功…,他的性格就象钢加钢,是字拆不弯的,沒有一点弹性,黄金足赤,白玉无瑕。但社会是讲究策略的,需要进退,关二爷打仗知进退,作人不会退,为中华民族塑造了一个人格上全胜的,英勇的,高洁的,正直的,神勇形容象。

这是时间问题,到走麦城,关羽老矣。想当年,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千里走单骑是何等英勇。再年轻时日,谁敢碰关公刀,人老力不从心也。

对于东吴来说,除了关羽投降,不然留着关羽一点好处都没有。杀了关羽最多也只是刘备伐吴,不杀关羽,关羽刘备还是会回来夺取荆州。并且多一个天下无敌的大敌关羽,我是孙权也选择杀。

关羽之死并不是东吴有多强大主要是关羽自己的行为导致关羽死的结局,关羽平时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身边众多的文官武将早就希望他死,只是没机会好不容易等到这大好的机会都是袖手旁观,东吴之所以敢攻打关羽这点因素起到了决定作用。

若是投降了还有脸不?丢了土地跪了敌人,就算平安回到成都也要受到各种冷眼,参考于禁下场。都督荆州舍关羽其谁?蜀国第一帅才,就是打曹魏的时机不合适啊,你起码也要等孙权主力去打合肥再考虑打襄阳啊,可能也是年龄太大时不我待,于是没知会刘备就擅自去打曹魏了吧。东吴也没战略眼光,不打合肥跟关羽遥相呼应而是背刺盟友,被张辽吓破胆了吧。

人不老马都老了是年龄的问题,如果回到过五关斩六将的年龄杀出去肯定没问题。

关羽南扩北张,触动了吴魏敏感的军事神经,再加上昔日吴蜀争地盘斗狠,结仇太深,使周瑜早年命丧,此次吴军重兵围守,处处封堵,致关羽于死地,决不放虎归山,以抱昔日之仇恨,再显吴国之强势,因此关羽也是无路可走!

而且糜芳在大军将行时喝酒误事,差点被关羽所杀。虽饶了性命。关羽临走说,等回来再找他算帐,如再犯错误,二罪并罚定斩不饶。这是其一。怕关羽回来报复他。其二。关羽战败,连关羽这样重量极人物都被打败了。縻芳无大本事,只是平庸之辈。

无法和东吴大军对抗。再加上同伴付士人鼓动他投降。和关羽临走扔下的狠话相威胁。糜芳本不愿投降。但禁不住劝降,再加上关羽很话,想反正关羽回来自己也会死,投降还可暂时活命。所以就决定投降东吴了,这是关羽一手造成的。

关羽说到底只适合当大将,不识变通之理,不配帅才,对政治一窍不通。如果精通政治,懂得忍辱负重,和变通道理,答应孙权婚事,留下有用之身,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哦,孙刘继续连盟,还可不失荆州。而荆州不失,可以作为抗曹前沿。兵精粮足,诸葛亮也不必费尽心机,七出祁山。三国历史将改写。

可惜关羽不懂政治,不会变通,又太傲慢。人缘太差,终于兵败身死。成了毁坏刘备统一大业的千古罪人。

版权所属,严禁转载,抄袭必究,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