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仅凭会用人一招就创业成功上市了?

都说刘邦因为会用人,不像项羽那么小气,从最后夺得了天下,建立煌煌几百年的大汉朝,成为千古第一人。第一个从平民阶层创业成功,直接晋级最高阶层的人。成为了以后两千年内所有中国人的最高偶像和人生理想的标志性顶峰。甚至还会继续作为榜样,继续被人传颂两千年。如果没有刘邦,或许后来的起义、造反都不会这么多,中国的大一统可能还要推后几百年。甚至因为没有独尊儒术,分裂形态深入人心的时候,就可能像今天的欧洲大陆一样,成为一个分裂的大陆。历史没有如果,那么,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因为刘邦心胸广阔,手下能人辈出,最主要是会用人,所以就打败了项羽,一统天下。

但历史就是这么简单吗?单靠会用人就能夺取天下?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分析分析刘邦取得天下的深层次原因。首先,我们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睁大眼睛,看看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第一、刘邦被封为汉王,占有汉中和巴蜀大地,这其实是把天下最丰厚的资源,全部都送给了刘邦,让他有了对抗项羽的资源基础。因为汉中和巴蜀一直都是秦国的后方,都是秦国苦心经营的基地,无论是当时的基层组织、人口、生产技术、田地水利,相信都是最好。也只有最好的基地,才有可能支持秦国在统一六国时年年征战、打遍天下而没有发生粮食资源危机。这些地方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基本没有经历过战火。后来在天下反秦的时候,这几个地方又是直接投降刘邦的,刘邦是接受子婴投降后,大摇大摆的进入咸阳的。咸阳的后方自然就是直接投降的。这也是为什么刘邦的刚到位的几个月,就能举兵造反,就有能力突然出兵占领了秦朝的根据地-三秦大地的原因。因为秦朝的战争系统是经过一百多年的打造的,刘邦直接捡现成的。

有一个传说就很说明问题,当初起义时,刘邦先入关中,在接受咸阳投降后,是封存了秦国所有的宫殿和其他财产的,其中还有所有的秦国的国家档案。其他财富后来不是被项羽霸占了,就是被项羽烧了。只有萧何成功留下了这些档案,是否真实不知道,但可以说明刘邦当时是由可能直接通过这些档案,掌握秦国的行政及战争动员系统的。这就是刘邦的实力和基础。

第二、陈胜吴广起义后主要目的是收复楚地,建立张楚国。当初的主要战争基本都发生在楚国土地上,那也是后来项羽为自己留下的国家的土地。这是一个片被打烂一次又一次的土地,无论是人口、农田等各种资源都已经在几次的战争中被基本消耗。包括秦统一六国、陈胜吴广起义、项羽等人起义等。这些割了一次又一次韭菜的地方,基本已经荒废了,那里还能支持项羽去消灭刘邦的庞大战争。

根据一些资料,秦统一六国后,人口高峰期估计有3000万,到刘邦建国后,人口锐减到1300万左右,保守估计也是减少了一般人口。可见当时的各种反秦起义、楚汉之争等这些战争的残酷性。主战场的地方肯定是损失更大,人口会更较少,田地生产的破坏也会更加严重。在秦末,无论是粮食产地、人口资源、文化水平、生产技术等,肯定都是原秦国境内是最好的。

还有一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管理,减少施政障碍,曾经将六国的六十万富户强制移居咸阳。这个事情完成两个后果,一是这些富户就是贵族,也是基层行政组织,等于一举把六国的行政系统打掉了。二是地方上的财富和知识分子被搬走了,六国只剩下空壳子,资源尽失。

第三、项羽不懂政治,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所以他当上盟主后,很快失去了人心。首先他在分封时因为对原齐国(诸侯国,原六国之一)的后人田荣有意见,将齐国的土地和封号给了其他人。所以四月分封,五月田荣就举兵造反。

其次,项羽自封为霸王后,就把原来起义时大家一起尊奉的楚怀王给赶下台,直接扔到偏僻小城去了。这事是很多人反对项羽的理由,都要出兵教训项羽。刘邦是后来看到这几个事情闹得挺大,有机可乘,才从汉中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的。

另外,项羽曾经坑杀了二十万的秦国投降的士兵(前两天也讲了,坑杀未必是活埋),这些都是秦国的精英。从来只有秦国军队屠杀人,什么时候给人屠杀过?不但杀人,项羽还在进入咸阳的时候放火少了整个咸阳,相信其他的抢劫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了。经过这些事情,项羽算是彻底把原来的秦国人给惹怒了。偏偏刘邦是和和气气,从来没有对原来的秦国人动过手,抢过东西的。他们估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简单一组织,利用现有的组织机构和功能,就掌握了原来秦国的所有战争资源和人心,打起项羽来,也算是得心应手,根本没有发生过资源短缺的问题。项羽是刚好相反,后期来粮食的都缺。

第四,刘邦出兵后,是通过联合多个中原的封王,组成联盟进攻项羽的。特别是我们最熟悉的韩信,更是凭借其能力,带领一支军队一路整合了整个北方的大部分诸侯国。形成第二支力量,而且这只军队的力量比刘邦带领的军队还要强(刘邦其实只是个盟主,带头大哥,所以打败项羽后,刘邦还是要封韩信等人为王。只不过刘邦掌握着最好的资源,有能力威慑其他新封的诸侯,才没有成为周天子,而是成为了汉高祖。其他的诸侯面对已经打的烂泥一样的的天下,都基本没有资源发动战争了,只能看着刘邦一家独大,最后这些王全部被搞定,改为刘姓王)。

所以,这场战争最后可以算是刘邦韩信对项羽,是二对一,两个打一个。也就是刘邦韩信等人联合了整个北方和西南、三秦大地的庞大优势资源,去打击资源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西楚。用丰厚的资源打击贫穷之地,就算你项羽能举十个鼎,也无力回天。

战争从来都是由资源决定胜负的,战争越残酷,就越需要庞大的资源才能支撑,否则永远都是无源之水。军力强劲如二战的日本德国,也被军力不强的美英打败,美英的实力就在于资源。美国的整个舰队给你打沉也没关系,过几个月我又有两个新舰队出来和你打。你打下我一百架飞机也没关系,下个周我又生产出两百架飞机出来打你。对手是打一架就少一架,根本没什么能力补充,消耗到最后,只能被拖垮。

战争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系统,没有人可以凭借一个能力或者一个优势就能赢的天下。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项羽能力再强,他也不可能写一本自传给我们阅读。但,刘邦可以。史书都是刘邦和他的汉朝的人写的。谁敢不写刘邦好、刘邦强、刘邦能力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