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导就学曹操,抓大放小,守住底线

三国时期有个叫文聘的,这个人是刘表的部下,刘表派他驻守北方。刘表死后,刘表的儿子刘琮接班。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南下,刘琮马上就投降曹操,然后跟文聘说,我们一起投降曹操吧。文聘不去,一直守着,直到曹操南下过了汉水,文聘才去见了曹操。

曹操这个时候就半开玩笑地说:文聘兄,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文聘非常严肃地说:曹公啊,我原来是跟随刘荆州(刘荆州就是指刘表)报效国家的人,我没有做到这一点非常惭愧,因此我只想守住我那个地方,以便既无愧于地下九泉的人(刘表),也无愧于他托给我的孤儿(刘琮)。我是万般无奈之下才来见你的,我哪有心思、我又哪有脸面早早地来见你呢?说完号啕大哭。

曹操一听,肃然起敬,也陪着流下眼泪,然后说文聘啊,你是个忠臣啊,这样吧,你做江夏太守吧。于是文聘就在江夏太守的任上一干就几十年,当然他的爵位也步步高升,由关内侯到亭侯,再到乡侯,再到县侯。但是一直在江夏做太守,替曹操守住了这个咽喉要地,击败了关羽,击败了孙权。

那么曹操看重文聘的是什么呢?大节,忠诚,忠就是一个最大的道德,所以不能说曹操不重视道德。但是对于小节呢?曹操主张睁只眼闭只眼。

曹操手下有一个很重要的谋士叫做郭嘉,郭嘉行为不太检点,多次被一个负责纪律检查,叫做陈群的官员当众指责,郭嘉依然故我。曹操也信任如故,但是同时曹操又奖励陈群,就是曹操既不去处分郭嘉和干预郭嘉,也不去指责郭嘉,也不要求郭嘉改正他的私人生活行为不检点的缺点,同时他又对陈群说你这样是对的。

那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抓大放小,曹操心里非常清楚一点,就是道德的底线必须坚守。如果不坚守道德的底线,结果满朝可能都是小人。这是曹操要表扬和肯定陈群的原因。但是曹操又明白另一个道理,就是你不能纠缠鸡毛蒜皮,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是有缺点、有错误、有毛病。

但是曹操的这个做法也不是和稀泥,也不是搞平衡,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也不是我们一般人理解的所谓中庸之道,而应该说是得中庸之精髓。中庸精髓讲什么?讲“有经有权”,就是有些东西是常规的,有些东西是权宜的,不能认准一个死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