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作霖的东北军到底有多强?

东北军有过三次巅峰时代,更多是形势比人强;在硬碰硬的内外作战中,东北军整体不行;到了抗战时期,身兼国仇家恨的军人们表现尚可。

1、东北军的三次巅峰时代

第一次巅峰: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东北军一度深入到江苏、上海,少帅也在上海见了宋美龄。但这次战役胜利很大因素是因为冯焕章对吴佩孚的背后一击。而且随着孙传芳反奉,上海、江苏、安徽迅速丢了,之后更是郭松龄反奉,损失惨重。

第二次巅峰:奉军在南口击败冯玉祥部,孙传芳、吴佩孚一致推举张作霖为安国军大元帅,奉军达到第二次巅峰。但南口胜利,是阎锡山、吴佩孚等联盟一块取得胜利的。

第三次巅峰:1930年9月18日,奉军大举入关,迅速占领平津,张学良直接是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达到人生巅峰。众所周知,这次奉军是占了双方兵疲力竭的契机。

2、东北军打的硬仗

第一次直奉战争,东北军与直军作战,十二万大军六天损失了七万。

第二次北伐,东北军在对冯玉祥部、阎锡山部都不占据优势。

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十万抗俄军在对苏军作战中,丧亡惨重,丧师失地。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不抵抗。

在1933年热河、长城抗战中,东北军一次击溃,很难发动像样的攻势。

在1935-36年的西北作战中,连续丢失三个师。

3、抗战中的东北军

抗日战争中,东北军在津浦路、淞沪、徐州、武汉、上高、滇缅都有不错的表现表现,苏鲁战区的于学忠坚持到了1941年。身兼国仇家恨的东北军在抗日战争中有很不错的表现。加入八路军序列的吕正操、万毅等都有很大的战功

总结:作为军阀部队的东北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胜利靠的基本都是形势。到了抗战中,成为国家军队,身兼国仇家恨,作了较大贡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