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奸商一手遮天,惊动皇帝亲自出手,他到底凭什么?

俗话说,无商不奸,作为商人奸诈一点也无可厚非,但他们需要坚守底线,千万不能官商勾结,更不能挑战权力。不然,等待他们的将是万劫不复,下面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北宋宋太宗年间,秦州长道县有一个名叫李益的酒场官,家里非常有钱,僮仆达到几百人。所谓酒场官,类似于国营酒厂的厂长,他能聚敛如此多的财富,自然离不开官商勾结。

为了维持自己在秦州的势力,李益交通朝中的权贵,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同盟。朝中有人撑腰,李益得以收集秦州当地官员的把柄,让秦州自太守以下无人敢动他。

关系网搭好后,李益又进军金融业,放高利贷,秦州共有数百家成为他的债务人。更为嚣张的是,李益讨债根本无需自己动手,而是交给官府帮讨,比向国家纳税还急迫。

然而,人间自有公道,秦州也不是人人都屈服于李益的淫威,有一个叫名冯伉的观察推官就坚决不与李益合作,还收集了李益的大量罪证。

李益很恼火,决定给冯伉点颜色看看。一天,冯伉骑马外出,被李益的奴仆当街拦住,上去就是一顿爆揍,警告他不要不识时务。

冯伉是个硬骨头,既然秦州被你一手遮天,难不成皇帝都是你的人?他连续两次上书宋太宗揭发李益。神通广大的李益早就防到这一手,动用关系拦截了他的奏章。

最终,冯伉通过马市上的一位译者辗转将举报信送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手上。赵光义接到举报信后,勃然大怒,堂堂大宋怎能容得下如此嚣张的人物!下诏立即逮捕。

逮捕李益的诏书刚刚颁下,朝中立即有权贵通知了李益,李益连夜逃亡,朝廷使者竟然扑了个空。赵光义更加恼怒,命令有关部门务必将其抓捕归案。

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下,有关部门动用国家权力,历经数月终于在河内一位郝姓巨富中抓获了李益。押往御史台后,李益全部招供,被判斩立决,籍没家产。

调查发现,李益的儿子李士衡是进士出身,官至光禄寺丞。毫无疑问,李士衡就是李益在京师的代言人和联络员。按照法律,李士衡被开除公职,清理出官员队伍。

一个小小的县级奸商竟能惊动皇帝亲自出手,看似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也深刻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钱到位了,没有什么关系是打不通的。

让人遗憾的是,李益父子被绳之以法,窝藏他的郝姓巨富却毫发无伤,那些和他结成利益同盟的权贵更是无一落网,下一个李益的出现还会远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