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打通实证与理解的藩篱

摘要:本文着眼于社会历史的性质这一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问题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文章指出,作为社会学历史上之对垒双方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分别堕入了历史决定论和非理性主义的不可知论陷阱;但却又在一个问题上殊途同归,那就是把价值判断、道德评价驱逐出了社会学的合法领地。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是指对于某一事物的出现和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不是历史发展之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均已被排除。因此它与自由意志并非不相容,从而既避免了非理性主义的不可知论,也避免了历史决定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的价值承诺,又使其绕开了相对主义的泥潭。这些特征从经验性和规范性两个层面形塑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性格和精神,即科学与自由,也使其与所谓“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区别开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 理解社会学 必然性 积极的规范性理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