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能够攻克南京建国,真的是因为找到了吴三桂留下的军火吗

太平天国1853年攻破南京,之后建都南京,改名为天京,之后太平天国就以天京为中心与清军相抗衡,直到最后天京被清军攻破,天平天国运动失败。其实在天平天国攻入天京之前的1852年是天平天国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天平军差一点出身为捷身先死。

1852年天平军北上近攻桂林没有攻破,之后继续北上,开国五王冯云山首先战死,之后在长沙城下五王之一的萧朝贵也战死在长沙城下。之后洪秀全和杨秀清率领主力支援攻打长沙的部队,并且攻打三个月都没有攻克。

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刚刚经历一年时间,完全没有走向成熟,兵器在这一年中萧朝贵和冯云山先后战死,在加上猛攻长沙三个月都没有攻克,这个时候太平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在不能够有所突破很有可能就被清军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个时候清军已经集结重兵围堵太平军,太平军为了生存不得以突围北上,目标岳州城,近攻岳州城很顺利,但是拿下岳州城之后,太平军也被清军团团围住,这个时候天平军是人困马乏,并且武器也损失严重。

就在这个时候太平军找到了当时一百多年钱吴三桂造反时期留在岳州城的军火,然后借着这些一百多年钱的军火一举突破清军的围捕,更是借着火炮之利拿下了武昌城,之后一路顺江而下攻取江南重镇南京,以此建立政权。

从这里来看,吴三桂当时留下的军火为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一百多年前留下的军火,真的有这么厉害的作用吗?其实是有的,当时吴三桂本来是明将,明朝军队善用火器是出了名的。

之后吴三桂投降清朝之后,一直想着害怕被清朝鸟尽弓藏的命运,所以一直暗中积累自己的军事力量,并且吴三桂作为明朝将领,深知火器的重要性,所以大批发展火器,所以当时吴三桂留下的火器比一百多年后的清军的火器还要先进一些。

当时吴三桂军所占领的岳州城可是清初的清军攻了五年时间都没有拿下,最后还是因为吴三桂病逝之后,吴三桂军主动撤离岳州城,清军才艰难获得岳州之战的胜利,能够守城这么久,有先进火器的功劳,并且当时的清军的战斗力要比太平军时期要厉害的多。

不光是吴三桂的火器比较厉害,还有的是太平军本身就比清军善于用火器,领导洪秀全之所以能够传教,是接受当时的西方文化,并且在广州学习,广州作为当时中西交流的大都市,受到西方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更善于利用火器。

所以在岳州城获得吴三桂留下的军火之后,善于用火器的太平军加上先进的火器,所以一路势如破竹,最后一路向东建立政权,如不是太平天国也有着农民运动的局限性,有着小富即安的心里,一路北上直捣黄龙,结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