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了王夫人的支持,输掉了四个人的认可,是袭人一生最大的败笔

袭人一生最风光的时候,是她被破格提拔为贾宝玉的“准姨娘”之后。贾府中的几位主子姑娘纷纷来给她道喜;贾母摆宴大观园的时候,王熙凤忙着提醒鸳鸯,别忘了给袭人送点吃的去;芦雪广联诗的时候,李纨也赶忙命人把聚会上用的黄橙、橄榄、芋头等物,盛了两盘子给袭人。

袭人的体面,达到了巅峰。她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面,无非是因为她在宝玉挨打之后的一番进言,为她赢得了王夫人的鼎力支持。王夫人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

然而,物极必反。在袭人赢得了王夫人的重大支持的同时,她也慢慢失去了贾府中最重要的四个人的认可,从而为她日后离开贾府埋下了伏笔。

第一位,自然是曾经对袭人百般信赖的贾母。袭人可以说是贾母一手调教出来的,她由外面买来的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小丫头,成长为贾府中地位重要,“吃穿都和主子一样”的大丫头,都离不开贾母对她的栽培和重用。

所以,当袭人投靠了王夫人之后,无疑引起了贾母的极度不满。以至于在元宵夜,公开对袭人发难:“袭人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指使小女孩子出来。”

第二位,是袭人的半个“枕边人”贾宝玉。既然袭人拿了王夫人的二两银子一吊钱的月例,就不能不为王夫人卖力。所以,很少到怡红院来的王夫人,对怡红院的一切动静,了如指掌。哪怕是这些丫头们私下里的私房话,王夫人也一字不漏的都知道。

纵然贾宝玉曾经再信赖袭人,当晴雯被撵之后,贾宝玉的疑心也彻底的暴露了出来,以至于当面问袭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说,又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所以,当贾宝玉偷偷去探望晴雯的时候,是“将一切人稳住,央一个老婆子带他到晴雯家里去”。所以,当贾宝玉想了解晴雯临终的状况时,是问了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丫头。

晴雯一死,怡红院中再也没有贾宝玉可以信赖的人。这也是贾宝玉与袭人决裂的伏笔。

第三位,其实是未来的宝二奶奶薛宝钗。王夫人曾经当着未来的儿媳妇的面,盛赞袭人“比我的宝玉强十倍”。一个妾室,已经牢牢的赢得了未来婆婆的心,这怎么能不让未来的宝二奶奶感到袭人的“功高震主”?

第四位,就是袭人的“公公”贾政。贾政对儿子贾宝玉虽然不喜欢,但也是给予了一定的希望的,毕竟,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嫡子。所以,他希望儿子能够好好读书,晚点结婚,晚点收房里人。然而,老婆却背着他早在两年之前,就把袭人给了贾宝玉做房里人。

当贾政从赵姨娘那里听到这话的时候,他是震惊的,也是愤怒的。虽然当时两人的对话,因为屋外的一声响被打断了,但是赵姨娘怎么可能就此放过告贾宝玉的状的机会?

若袭人一直都只是一个服侍贾宝玉尽心尽责的丫头,当贾宝玉到了年龄,王夫人提议要把她给贾宝玉做屋里人的时候,贾政未必会反对。但若是有了这个小插曲,王夫人再提起此事的时候,恐怕贾政就不可能那么好说话了。

所以,袭人的一番进言,为自己赢得了王夫人的支持,却同时失去了贾府中四个最重要的人物的认可。如此状况下的袭人,处境早已岌岌可危。不得不说,这其实是袭人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