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第37代后裔曝光,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一枪挑翻恶霸!

杨家将的事迹,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杨家名将手提八杆枪,叱咤疆场,辽兵无不胆寒。过去上千年,他们的英雄事迹被演绎成了小说、戏曲、影视等,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更为传奇,战场杀敌堪称无人能挡。欧阳修曾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到:“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那么随着宋朝的被灭,英勇无敌的杨家将跑到哪去了呢?

我们从一位四川老人身上得到了答案,老人名叫杨开华,自小就在绵阳梓潼长大。他表示自己就是杨家将的第37代后裔,族谱上写的清清楚楚,关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为何如今杨家在四川绵阳,老人表示:“宋末元初的时候,先祖为了避免全家灭门,杨府上下男女老少200多人分成4路开始逃亡:一路到福建;二路到湖南、广西;三路到贵州;第四路过陕西潼关到达礼泉县,一支进入了华山脚下避难,另一支继续南下进入四川,走到了梓邑,也就是现在的梓潼。而我们就是属于梓潼的这一支,其他的几支不知道还在不在,总之我们家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

老人表示,先祖来到梓潼后,就开始过上了平凡老百姓的生活,但一直没有忘记祖上枪法的传承。因为他们知道虽然过上了普通的生活,但祖传的枪法是绝对不能失传的,因此代代相传到今天,杨开华老人表示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但36路枪法却是炉火纯青,耍起来依然可见当年的光辉,颇有杨家将门的风范!

杨开华老人一生谨慎低调,虽有一身绝技在身,但从不惹事生非,欺压群众。但他却丝毫不失大侠风范,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一定要上去管上一管。老人提到当年的一次仗义之举,嘴角不断上扬着得意的微笑。

他回忆,那时几个恶霸来村里闹事情,想迫使村民交点“保护费”之类的,而村长也跟他们在一起。村民见他们很凶,各个来者不善有点害怕。这时候杨开华老人就看不惯,于是立刻回家提出红缨枪,当场用长枪干翻恶霸7人!自从见识到他的威力之后,从此再也没有人来村里闹事,附近的村庄一下子都知道了他的名号。

但谈到枪法传承的时候,老人一脸的无奈,他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武枪弄棒的。原本打算把这身武艺传授给儿子杨鹏,哪知道儿子表示学这点枪法没啥意思,还不如打工挣钱来的实在。老人也理解儿子的想法,毕竟学会了武艺,也不能当饭吃。但是面对这祖传的枪法很快就要在他这里失传了,老人一想到就很难过,总觉得自己愧对先祖!有人提议老人可以传给其他想学的人,其实老人也有过这样想法。但他表示,祖上向来规定要代代相传,传子不传外!因此老人十分纠结,不知该如何是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