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弘光帝出逃后,百姓杀明军,明朝官员贴出九个字示好清军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而之后吴三桂又联合清军入关击败了李自成,占据了中国北方,而原来的明朝则退守江南,在南京拥立了一位新的皇帝——弘光帝,新皇帝原本是福王,名叫朱由崧,是崇祯皇帝的堂兄。弘光帝并没有大志和大才,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力挽狂澜,只能将政务交给首辅马士英,自己乐得逍遥自在,花天酒地。

1644年形势图

弘光朝从皇帝到大臣,根本没有想着如何巩固防守,而是寄希望于和清军和谈,希望自己能够像南宋和东晋那样偏安江南。但是我们知道,和平根本不是求来的,而是靠实力去争取的。果然,在弘光朝君臣的不作为中,清军已经消灭了北方的李自成,于1645年三月开始进军江南,准备消灭南明。

双方的第一场硬仗发生在江北的扬州,虽然史可法和扬州军民有着死守的勇气,但是依然不敌清军和红衣大炮,最终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殉国,扬州百姓也遭到了清军的屠杀。扬州失守后,长江成了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防守长江的武将郑鸿逵等人也纷纷放弃了防守。五月初,清军顺利地渡过了长江。而只知道吃喝玩乐和听戏的弘光帝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选择了弃城而逃,随行的还有马士英等少数大臣和太监。

马士英

皇帝和首辅出逃之后,南京一时间群龙无首,第二天早上,百姓们看到皇宫守卫不在了,而宫内的宫女和太监也在四散奔走,乱成一片,一打听才知道是皇帝逃跑了,顿时间城里一片大乱。

南京城

有些胆大的百姓趁着皇宫无人看守,又乱成一片之际,跑到皇宫里面偷盗,很多值钱的宝贝都被偷走了,而那些带不走的、或者不值钱的御用物品则散落得满大街都是。除了皇宫,首辅马士英的家中也遭了秧,被百姓们一抢而空,据说马士英家里有一个十分值钱的屏风,由玛瑙和其他各种宝石点缀而成,是从西洋进贡而来的宝贝,价值连城。冲入马士英家中的百姓们将屏风打碎,各人抢一块,据说那么一小块就能值上百两黄金,由此可见马士英多么的富裕了。

而有一些胆大的百姓甚至开始杀明朝的官军,原来在逃跑之前,马士英调遣了数百名贵州兵前来守卫皇宫和自己的私宅,但是这些贵州兵却总是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百姓们怒不敢言。现在皇帝和首辅都逃了,没人给他们撑腰了,于是这些官兵们被老百姓们分头击杀了。

明朝官军

除了抢劫、杀人之外,更多的人是想着逃命,在古代,双方交战,最后倒霉的却往往是城里的百姓,特别是遇到一些纪律差的军队时。所以一时间文武大臣,还有平头百姓都纷纷从各个城门四散逃出,毕竟比起抢劫发国难财来说,保命才是最要紧的。

然而有些官员们却想好了,不但不逃跑,反而在等着清军的到来。比如说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他是守卫南京的主要官员,但是此时的他既不组织明军进行抵抗,也不收拾准备逃跑,反而命人关闭城门,并贴出告示安民,告示十分简单,只有九个大字——此土已致大清国大帅,简单扼要地表明了赵之龙的意图,这块土地已经被奉送给大清国的大帅了。确实,对于赵之龙这样的无耻之徒来说,南京城不仅没有成为他的累赘,反而成为了他向清军邀功的筹码。

群龙无首的南京城,只能静静地等待清朝大军的到来了,数日后清军入城,城门外跪了一地的明朝高官和达官贵人。

参考文献:《明季南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