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总喜欢拿一把鹅毛扇?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杂志社,若问三国之中最潮的人是谁,莫过于诸葛亮了。手持鹅毛扇,坐于帐中,作战于千里之外,制敌于不动声色。那一把鹅毛扇,不可谓不潮。而且在三国类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那就是诸葛亮不论大小征战,还是指挥谋划之时,都少不了鹅毛扇的身影。

相信很多读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诸葛亮总是拿着一把鹅毛扇呢?这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月英,也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女子,关于她的相貌,是美是丑,一直存有争议。其实,黄月英是一位绝世美人,并且才华出众,只是她的父亲黄承彦怕她的外貌遮盖了她的才华,引来好色之徒,才对外称她为“阿丑”。黄月英能文善武,从小就在山上跟随师傅学艺。

黄月英学成下山之时,师傅赠她一把鹅毛扇,扇上藏着密密麻麻的治国之计和军事谋略,而这些字则一起构成了两个大字,一个为“明”,一个为“亮”。黄月英的师傅告诉她,她未来的夫婿就是名字中含有这两个字的人,到时候可把此扇赠予他。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自然知晓,这里说的便是诸葛亮,只是不知她师傅是未卜先知还是早就知晓了诸葛亮这样一位能人异士。

后来的诸葛亮果然娶了黄月英为妻,两人成婚之日,洞房花烛之时,黄月英拿出了师傅传给她的那把鹅毛扇,作为新婚礼物送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拿到鹅毛扇之后,觉得十分搭配他的气质,爱不释手,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时时刻刻都拿着这把鹅毛扇。

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喜欢这把扇子,一方面是因为爱妻所赠,这是二人感情的见证,每每摇起此扇,即使与妻子相隔千里之外,依然如伴身旁。另一方面,鹅毛扇上记录了黄月英师傅的各种治国安邦的理念以及军事作战谋略,诸葛亮每每遇到棘手之事,就认真拜读鹅毛扇上的文字,常常有所收获,堵塞的思路也开阔了。这一把不寻常的鹅毛扇,对诸葛亮而言,如若一宝,也怪不得他不论春夏秋冬时都要带着。

尤其是诸葛亮做了丞相以后,处理的事务更多了,经常容易没有思路,或是心情焦虑、烦躁,他就借着鹅毛扇的缓缓扇动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或是参考借鉴黄月英师傅留下的治国经验。但是诸葛亮也不是永远都拿着这把鹅毛扇,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有一次放下了鹅毛扇,就是他用空城计之时。

当时诸葛亮用人不善,让马谡去守街亭,结果马谡被张颌击败,诸葛亮无奈退守西城,结果司马懿又率大军来袭,诸葛亮于危机之中,想出了空城计,坐于城墙之上,为司马懿抚琴演奏。因为弹琴需要两只手,诸葛亮再怎么喜欢鹅毛扇,也没办法一边拿着鹅毛扇,一边弹琴,所以,只能暂时放下他心爱的鹅毛扇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