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总统曾为南通哪所学校题字赐匾?

南通市第二中学表门

众所周知,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南通市第二中学始于1919年创建的私立敬孺小学。而在其建校之时,时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题字赐匾该校,此事如今已鲜为人知。

张敬孺像

张仁祖,字敬孺,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同母所生哥哥张詧(号退庵、退翁)次子,生于光绪七年(1881)11月20日。光绪二十三年(1897)12月,张謇遣其“从学于湖北(武汉)方言学堂”,宣统元年(1909)5月,以“候补郎中入都,分邮传部”。曾赴日本考察警政,后返通,至唐闸任资生铁厂经理、南通实业警卫团长、通州镀镍传习所监理。

张謇返乡初办实业之时,张詧尚在江西为官,张家内政外事悉由张謇打理,早年,尚无子嗣的张謇,将仁祖视为己出,备极关爱。据载,久未生育的张謇一度曾欲过继他为嗣子,故在张謇任职南京期间,仁祖一直随其左右,人称“张二少”。

地方报纸关于张敬孺谢世及出殡的报道

民国七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1918年5月2日)夜,唐闸广生油厂堆栈失火,仁祖以“孱体仓皇赴救,感寒婴疾”。次日《张謇日记》也记有“仁祖昨夜以救火触寒,发疝致疾,甚剧”。张謇虽延请了好友、如皋名医沙健庵(元炳)来通医治,但仍回天无力。最终,仁祖撇下尚未成家的三子两女(嘉武、孝媛、秀武、杨武、瓒武),于农历四月初六(5月15日)“六时一刻溘逝”。次日,张謇亲撰“因御灾捍患致疾而亡,成此一生宁不幸;以弱息孤雏遗忧于老,定知九死有余哀”挽侄,不舍之情溢于联语。

老照片上,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的校名清晰可见

因张仁祖对其在闸私产“临没遗言,捐之地方,不欲私有,退老嘉之”,经历丧子之痛后的张詧,毅然捐出仁祖逝后在唐闸的遗产,以两万余银元在唐闸通扬河东畔(现公园路4号市二中初中校区)创办学校,“嘉惠后来子弟,以成其(仁祖)志”。为纪念爱子,张詧定校名为“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自任校长,邀如皋马眉伯任主事,聘教员8人,学校开办后首届即招生117人。

时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徐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1918年10月,徐被国会选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2年6月,徐通电辞职,从此不问政治,专事著述。徐退隐后,曾有人策划“拥徐迎驾”,动员他带头拥立清帝归位,徐不为所动。“七七事变”后,徐又拒任北平汉奸市长,不做华北汉奸领袖,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徐世昌总统手书“敬教劝学”四字(图片系1920年徐世昌题给浙江青田周鸿钧额匾)

1919年8月,敬孺小学尚未开学,但张詧以爱子遗资办学的义举已被广为传颂。时任总统徐世昌闻 “张退老以其次公子敬孺君身后在闸遗产捐建(敬孺小学),嘉惠学子”后,“深为嘉许,特颁匾额,以示褒奖”。8月25日,匾额“由省转县,择卅日敬谨送校悬挂”。

当年关于总统赐匾敬孺小学匾额的新闻报道之一

8月30日上午9时许,“张(仁奎)镇守使、瞿(鸿宾)知事、文武各官厅暨各法团、各学校领袖由城启程”“当匾过城乡到闸时,军警前导,鼓乐声、鞭炮声震于屋瓦,士女观者空巷,途为之塞,备极一时之盛”。众人将匾额“恭送至唐闸本校,谨敬悬挂。大总统匾语为‘敬教劝学’四字。此外,有镇守使匾、县知事匾及长桥镇绅商所公送者共三方。依次悬挂毕,官绅一体行礼,并致贺于张退老”。

当年矗立在校园内的张敬孺石像

落成礼仪式时,教育界参与者甚多,张謇当月新聘南通女师校长、原北京女师校长方还(1867-1932,字唯一,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作为业界代表发表演说,表达了对张氏父子“尤极推崇”之意。现场观者则谓张仁祖“存时掩于父叔之勋名……叹敬孺君虽殁,亦自有其不可没者存焉”。次日,即1919年8月31日,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正式开校。

敬孺小学在筹建期间所刊招生广告

岁月沧桑,倏忽百年。曾高悬在敬孺小学、令乡人引以为豪的这块总统褒扬匾额早已不知所踪,但张詧以爱子遗资创建的学校发展至今,育才无数,至今仍造福桑梓。百年前张氏家人办学兴教、惠泽一方之举也必将被广为颂扬,代代相传。足见“敬孺君之遗泽在人,真所谓没世不忘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