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生活其实比我们现代人惬意多了,很多玩的东西我们都没见过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

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且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可以说,不同于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古人的生活可是十足的慢节奏,而古代文人更是追求优雅闲适生活的典范。

清朝文学家张潮曾做过一篇《幽梦影》,这篇作品简直是古代文人崇尚慢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

大意是说:“人最大的乐趣就是闲适,这种闲适并不是无所事事。闲适下来就有兴趣读书写字,闲适下来就有精力遍历名山大川,闲适下来就有时间广交朋友,闲适下来就有情趣推杯换盏。天地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此。”

这里,张潮作品中所描述的“闲”,主要有着两层含义:

一是有充裕的时间;

二是有放松的心情。

有充足的时间则人生的脚步可以放缓,有放松的心情才能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正因如此,张潮才特别强调,这种闲适并非无所事事,此“闲”并不消极,反而是积极进取的。有了这种闲情雅致,文人才能活得更加豁达乐观,在享受人生中思考哲学,达到超然的境界。

唐朝诗人李涉对慢节奏生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的作品《登山》完美的诠释了唐朝文人的闲情逸致: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意思是说:“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使人像活在浑噩的醉梦中一般,春去夏来之际为了顺应时节勉强登山观景。就在这偶然的机遇中,来到了满院绿竹的寺庙中,与一位得道高僧相谈甚欢,就这样体会到了人生中难得的半天清闲。”

宋朝理学家程颢对慢节奏生活的理解十分高明,程颢将闲适与人生境界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例如:“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平淡无事的午后,沿着小路赏花看柳,世人根本体会不到这种闲适的快乐。

将闲适成为一种格调,理学家程颢对慢节奏生活的理解果然更胜文学家一筹。

孔子曾表扬了自己的徒弟颜回,《论语》中是这样记载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人生在世,粗茶淡饭,在陋巷中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颜回的思想境界超越了贫穷的困境,达到了思想上的超越。

其实,除了文人外,古代平民百姓的生活节奏同样舒缓。在工业文明来到中华大陆前,大多数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古人如何处理闲下来的时间?饮酒作乐?观赏歌舞?这些迷醉的生活未免会使人感觉枯燥,所以,老百姓们发明许多打发时间的娱乐项目。

陆博棋,很多专家将其当做象棋的原型,因为,这种棋每一方执六枚棋子所以被称为“六博棋”,后取其谐音改为“陆博棋”。陆博棋的玩法类似象棋,不过陆博棋中并没有“将”、“帅”这两枚棋子,而是用“枭”这枚棋子作为最重要的棋子的代表。

玩法上与象棋相同,只要一方打掉另一方的“枭”则得胜。这种棋在宋朝以后演化为两种分支:一是如今耳熟能详的象棋;另一种则变成一种赌博手段。

投壶,这是春秋时期的士人聚会经常进行的一种游戏,射箭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六艺之一,起初在饮宴时要请客人在席间射箭比试,借此助兴。可是,并不是所有客人都箭术高超,所以,时常会发生客人技艺不精贻笑大方的情况。

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后来,在聚会时的射箭被改为投壶,也就是在一定距离外放置一个酒壶,客人手持箭支向壶中投掷。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壶游戏变得越来越复杂,趣味性也越来越浓。《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

斗蛐蛐,又叫:“秋兴”、“斗促织”、“斗蟋蟀”。这项娱乐活动简直可称得上是民间慢节奏生活的代表项目,热衷于斗蛐蛐的人甚至一度被冠以“不务正业”之名。这种活动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经费,只需在野外抓些投掷昂扬的蛐蛐稍加调教,便可与其他闲人一决雌雄。

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起初,这项活动只是为了解闷,到了后来,斗蛐蛐逐渐演变为一种赌博方式,偏离了初衷,但却以更快的速度在全国范围普及,甚至,到了宋朝时期已成了一种极为盛行的娱乐方式。

由此可见,追求慢节奏生活并不是文人的专属特权,古代百姓同样有着“闲情雅致”,不过双方的思想境界不同,文人的闲适少了几分“无所事事”罢了。可以说,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是一种“行旅”方式。

参考资料:

『《幽梦影》、《登山》、《论语》、《醉翁亭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