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聚焦|刹那芳华,莫相忘于江湖

无限悲凉之秋的尾声,我们挥别9月和10月,略显肃飒之气的晚秋,也注定被我们铭记,仅仅两个月便有包含李咏、师胜杰等14名文艺大家相继去世,缅怀与祭奠随之而逝去的青春似乎成了戊戌秋日的主旋律。而10月30日,又突闻噩耗,我国现代武侠小说的现象级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一代大家就此陨落。

金庸逝世

笔耕不辍、妙笔生花,金庸先生的犀利笔锋带来的不仅是收放自如、脍炙人口的武侠经典,更留有毕其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不慕名利的人性光辉,故人已辞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金庸先生一生的15部小说

从先生的文学造诣上,我们不敢妄加评论,但先生写作的风格确如无限惆怅般波谲云诡,“他强由他强,清风佛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我们可以拜读到这样放荡不羁、兼具英豪气概的磅礴;“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我们甚至也有幸领会到了琼瑶式江湖儿女的侠客柔情。奔放至婉约间变换的游刃有余、拿捏有度,在笔者看来足以佐证先生写作上的已臻化境,天涯海角,有华人的地方便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这毫不夸张。

经典永流传

先生在公众场合接受采访,谈及自己的写作生涯时说,他最大的遗憾是武侠世界里的快意恩仇,消磨了他大部分的心神,更多时候,多了些无可奈何。的确,出身报业、记者的金庸也在多个领域颇有成就,自1972年完成《鹿鼎记》,封笔宣布退出文坛后,也时常在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才干和影响力,1985年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之一,参与了部分法律条款的编纂、修订;1996年金庸先生毅然捐出斥巨资建立的书社,现已成为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

笔耕不辍的金庸

先生一生,真实写照正如他笔下栩栩如生的谦谦君子,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则其辱,温润如玉。又饱含家国情怀,让我们在道一声,先生走好!莫相忘于江湖。

先生走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