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一个葬于皇陵的太监,还是老百姓凑钱将其安葬,至今辉煌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 ...

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嘉靖皇帝和他的三个皇后的墓葬均位于永陵,这是一个在解放后被修复但未向游客开放的明朝陵墓。永陵是十三陵的第八座陵墓,它建于一五四三年,于一五六六年开始使用,永陵看上去气派至极仅次于长陵。

嘉靖执政长达四十五年,这座墓葬是其在位的时建造的,因此,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根据文献记载:“永陵建成之后,非常壮观气派,远超其他七座明陵。”遗憾的是,我们只能通过大门的裂隙观望未向游客开放的永陵。

虽然祾恩殿不再存在,但是,可以通过大殿地基看出,它的奢华程度比其他明陵要高得多,金柱基石直径达到1.1米,仅比长陵少两公分。而且,陵墓中的龙凤戏珠的图案也是首次出现在这片皇陵之中,之后的定陵也有所采用。

嘉靖皇帝执政期间,任用歹人严嵩并严厉打压清官海瑞,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而且,他非常迷信道教,并最终由于食用过量的“仙丹”而死。他的秉性非常残暴,对待婢女侍卫非常差,从而导致后宫婢女造反,几名侍婢差点使用绳缎将其勒毙。

结果,不仅参与此事的十六名宫女被处死,还累及两名后宫妃子等两百余人被杀。

十三陵的无字碑非常值得研究,特别是刻画于碑座四周的图案。无字碑的存在始于嘉靖皇帝。在这片陵墓中,除了原来便有此类墓碑的长陵,其他陵墓均没有设立无字碑。嘉靖时期,才一个个为这些陵墓添加上墓碑,碑座底部饰以水纹,而嘉靖之后的无字碑底座却饰以鱼虾龟蟹。

昭陵位于定陵南部,此地埋葬了嘉靖的第三个儿子即穆宗,穆宗的三个皇后也安葬于此。十三陵这一片墓葬中,除却长陵之外其余的陵墓于清朝修复时,陵墓的门和一些地面建筑均有所缩小。后来地面建筑基本被摧毁,嘉靖年间修立的功德碑亭也被摧毁,只剩下无字碑露天存在。

因此,如果你想看到明十三陵中型陵墓的规模,那么昭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座陵墓于近年逐渐修复原本的祾恩门及殿,以及碑亭,李自成起义期间被烧毁的明楼也被修复。

穆宗没有预先建造寿宫,昭陵原本是为世宗的母亲准备的。后来,世宗的母亲埋葬于钟祥显陵。穆宗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决定将此地宫用于安葬其父皇。昭陵最重要的特征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哑巴院”建筑型式。

明朝的皇帝陵墓从献陵至康陵建造的六个陵墓,陵墓的宝顶都采用自然隆起的封土形式。而昭陵却采用了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建造风格,其宝城之内的封土堆积的非常之高,差不多相当于宝城墙的高度。

封土堆的前方建造有弯曲的砖墙,以阻挡封土,并与皇陵宝城墙内壁连接至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新月形庭院,俗称“哑巴院”。

穆宗有两位哥哥,后来相继去世,于是,在世宗去世时他得到了皇位继承权。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由于他母亲的缘故,他的父亲并不宠爱他。在他登基后,由于,当时的国家遭到外部侵扰且内部不时爆发叛乱,因此,他积极的治理朝政,生活也非常朴素。

后来,他依靠几位有能力的重臣协助,对国家政策进行改革。执政第一年,便办了一些实事,比如:释放和重用海瑞,任用大将戚继光;严厉惩罚妖言术士,为遭到诬陷的官员平反;积极听取谋臣建议,和蒙古族议和并在边境创办马市等。

但一年之后,他也变的和他父亲一样,沉迷于使用催情药物,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导致朝政荒芜。幸运的是,他还能采纳朝中大臣的治国政策,因此,这个国家倒也没有出现太大的乱子。

定陵是最为人所知的,因为这是明十三陵众多陵寝中唯一一个开启了地宫的帝陵。它位于昭陵以北。神宗以及他的两个皇后被埋葬于此,神宗执政长达48年,为明朝诸位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而他也是明朝第三位在世时就将自己的陵墓修建好的皇帝。

因此,他的陵墓大小几乎与永陵的大小相同。

就此,形成了长陵位于中部,永陵靠北,定陵居西的十三陵大致构成。其他陵寝的尺寸明显小于这三座陵寝。定陵和昭陵的命运是一样的,明朝末期,地面建筑均被李自成叛军放火烧毁了,如今可以看到的明楼乃是在清朝重建的基础上修复的。

朱翊钧是穆宗的第三个儿子,他于十岁时继承皇位,年号为万历。执政初期,由于,年幼而由张居正协助治理朝政,当时在各地推行“一条鞭”法,使整个国家在各方面发展的都不错。

当张居正去世后,二十岁的神宗开始独自管理朝政,但是到了其执政中期,神宗开始不理朝政,甚至不关心一切国家事务。即使中央或者地方缺乏官员他也不进行补充,国家机器一度处于瘫痪状态。

因此,有史料评价,明朝的灭亡,开始于神宗,但是,作为书法家来说,万历皇帝还算有点天赋。

我们现在看到的定陵展品几乎都是复制品,地宫中几乎没有任何文物存在了。一九五九年,我有幸跟随父母前往定陵游玩,那时,我只有八岁,但是此次参观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地宫里的一些棺木是真品,四周摆放着本就放置于此的几十块巨大玉石,而如今地宫中的棺木几乎全是复制品,玉石也不复存在了。当时我去参观时展品全是真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一顶精致的皇冠。

那时,定陵的票价为3角钱乃是北京最贵的,当时故宫的票价为一角钱,北海公园票价仅需5分。

庆陵的建造地点处于献陵和裕陵之间,于一六二零年开始动工,此地埋葬了光宗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光宗仅当了二十九天的皇帝,他是明朝的第14任皇帝,是朱由检及朱由校的父亲。他当皇帝时已经三十八岁,当时后宫环境混乱,他因食用两颗红色的药丸而死了。

这件事,在历史上仍然是一个谜。

因此,刚刚继承皇位的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初便要同时安葬父亲及爷爷。其爷爷去世前就已经建造好了定陵,而其父的陵墓只好临时建造于先祖代宗原本选定的陵址景泰洼,因此规模相对较小。而且由于地形的原因,方城宝顶和祾恩殿之间形成了一条排水河。

有些书记载说光宗皇帝直接安葬于代宗皇帝的地宫中,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代宗生活的年代比光宗早近两百余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就将他弟弟的陵寝毁掉了。庆陵只是选址于代宗原本建陵之处,而陵寝完全是重新建造的。

离北京市最近的未向游客开放的陵墓便是德陵,它位于明十三陵的东南区,顺着通往长陵的主干道,走过十三陵中的七孔桥,向左走一段路便到了。此地埋葬着明熹宗朱由校和他的皇后张氏。这座陵墓是明朝建造的最后一座帝王陵墓,始建于一六二七年,距今时间较近。

它周围是空旷的场地,粉刷红色的围墙保留较为完整,是研究明朝陵墓建造风格的一个典型样本。游客可以沿着围墙走上一圈,感受一下帝王陵墓的气势。在德陵前面的基石中有两棵高大茂盛的古松树,这两株古树起码有200年的历史。

陵墓中的松树和柏树郁郁葱葱,明楼修缮工程完工。陵墓前方高大的无字碑底座保存相对完好,四角处雕刻有各种水生吉祥物,比其他墓葬的基石更精致。据报道,墓前的石桥有“怪坡”现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开车去尝试一下。

作为一个皇帝,明熹宗没有尽到职责,几乎不理朝政。但他的木工技艺非常高超,文献记载表明他所制作的木制品非常精美。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木工上,而将朝政交予朝中奸臣太监魏忠贤治理,从而使国家走向了崩溃的局面。

如今,商业墓园徳陵园被建造于徳陵后方,破坏了这一风景。

思陵——这是一座未向公众开放的陵园,建造地点位于整个陵园的西南部,位于昭陵南部。经过修复以后,粉刷红色的围墙保存较为完整,但是陵园的大门紧闭,一旦有人靠近,陵园内的狗便急吠不止。

在这座陵园的正门处,设立着一座清朝初期建造的碑,虽然,比不上陵区之内其他的无字碑气派,但是,也是非常高大的。思陵西墙外的地形相对较高,有几颗被闪电击中的古老松树。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思陵中有一块高大的墓碑,五供石阶,以及一座并不高大的坟墓(比一般民间坟墓要大,但实在比不上其他明陵的规模)。墙内没有地面建筑物,这里原本是崇祯的一位妃子田贵妃的陵寝。

作为亡国时代的皇帝,还是民间集资才使得他安葬于此。之后,地下宫殿被匪徒一再盗掘,清朝时期曾于此修建了五座地面建筑,后都遭到破坏。崇祯皇帝一生中做了很多错事,包括错误处死袁崇焕。但是,就他本人而言,算是一任好皇帝,非常勤奋的对待朝政。

然而,他的祖父万历皇帝和他的兄弟天启皇帝已经将这个国家推向了灭亡的边缘,凭其一己之力已经无力改变整个明朝的局势了。

最后再说一点,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东井、西井:一说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说是明成祖昭献贵妃王氏和昭顺贤妃喻氏的陪葬墓。万娘坟:即“万贵妃墓”,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世宗贤妃墓、郑贵妃墓、神宗四妃墓、王承恩墓。

这里再说一下王承恩,他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葬于皇陵的太监,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之后,老百姓凑钱将其葬入了皇陵之中,与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得多,现存的王承恩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

参考资料:

『《明实录》、《明十三陵》、《明十三陵的陪葬墓》、《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