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强盛的太平天国终究失败原因,李秀成临终前说出来,遗憾终身

如此强盛的太平天国终究失败原因,李秀成临终前说出来,遗憾终身

大家都知道,每次改朝换代,基本上都是111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开始起义造反了。这种终结一个朝代的形式就是起义。归根到底,原因一定就是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从而发生了暴乱。

其实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民起义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大型的且发生真正改变的起义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陈胜,吴广的揭竿起义,另一个就是著名的太平天国了。陈胜的起义是在公元前209年,目的是推翻暴秦的残忍统治。而发生在1851的太平天国的起义就是为了推翻当时在动荡不安的清朝的封建统治阶级。

当然虽然当时太平天国以迅速的形式扩张,但是仍然在政府军队的镇压下被消灭。当时大家都以为太平天国能真的维新,给当时干涸的中国带来一滴甘露,但是实际上,新的太平天国只是新的封建统治的化身而已。

今天,我们就以史为鉴,看一下我们从太平天国的兴衰史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首先,当时太平天国建立的时候是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非常不满清政府的压迫统治,就在广西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拜上帝的集会,也就是起义宣誓。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们迅速得到各个地方的支持,在短短的几年里就得到十万余人的支持和加入。洪秀全便在此基础上封自己为天王,其他的几位功臣如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和韦昌辉分别为东西南北王,同时封石达开为翼王。

后来在天京事变中,这些王都因为事变而玉石俱焚了。在后期衰败的太平国中,真正起到主心骨支撑作用的是忠王李秀成。其实李秀成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洪秀全的重视,但是他比较忠心护主,所以他也就得到忠王这样一个封号了。他是在后来各位封王先后在政府的镇压活动中被消灭后才慢慢凸显自己的作用的。

也是因为他,太平天国在后来的衰败的时间里才能支撑那么久。并且他也是一位具有谋略的人,在后来的多次与政府军队的交锋中也是靠他才能度过难关。他也因为自己的谋略被封为合天候。

李秀成其实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在天京事变后,他深感太平天国中没有什么人才可以用,就向洪秀全进谏希望他能广纳贤才。可是洪秀全已经在天王的位置上做得非常安逸,并在各种无能将才的甜言蜜语中浸泡着,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思去吸收和运用人才。这也就导致了后来太平天国的失败。

在1863年的时候,曾国荃带领湘军对太平天国的都城进行了围攻,此时李秀成在次向洪秀全上书说希望他能南下东山再起,但是洪秀全根本就听不进去,誓死与敌军搏斗,最红便被湘军给攻陷。李秀成也在护送幼主洪天贵的途中给逮住,成为清兵的俘虏。

李秀成入狱后,曾经深刻反思失败原因,他冥思苦想终于得出结论,那即是整个太平天国就没用几个读书人,没文化很可怕,都是农民在搞建设,当然就容易失败了。因为太平天国当时用的都是农民,农民的眼光不免太过局限,鼠目寸光,有了一点成就就贪图享乐,因此,这场由农民发起的起义也就不会长久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