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兵折将,失去这三位谋士最令他感到痛心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曹操的能力远胜于刘备,其实不然,刘备虽然不如曹操那样雄才大略,但是也不会太过逊色。刘备和曹操一样都是白手起家,甚至还不如曹操家底富足,曹操好歹还有亲族势力的支持,刘备则是真正的一无所有,带着两兄弟就开始闯天下。我们都知道刘备身边不乏当世名将,关张二将本就是万人敌,赵云马超黄忠也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这些人是他征战沙场的绝佳助力。然而刘备集团的文臣谋士却非常稀缺,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兵折将,失去这三位谋士才是最令他感到痛心的事情。

刘备虽然和曹操一样志在天下,怀有雄心壮志,但是在军事谋略和政治斗争上他却不如曹操。所以同样是白手起家,曹操很早就开始建功立业逐渐壮大,刘备却始终毫无建树四处流离,甚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到。

刘备身边不缺冲锋陷阵的猛将,无论是关羽还是张飞亦或是赵云,这些人很早就来到他的身边并且誓死追随,刘备对于他们的能力和忠诚还是非常信任的。但是想要在这乱世之中称雄争霸,光有猛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智谋之士的辅佐才行,幸运的是他后来碰到了诸葛亮。

得益于诸葛亮的辅佐刘备才能够站稳脚跟,并且随着声势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他的身边,然而非常可惜,本应该成为刘备左膀右臂的谋士庞统和法正都过早夭折,这无疑使刘备集团的实力大幅度减弱。这个时候的刘备身边除了诸葛亮外,真正能够称得上是一流谋士的屈指可数。

然而在关羽死后刘备执意要发动不合时宜的伐吴战争,最终遭遇了其人生当中最大的失败。在这场战争过后刘备集团实力大损,他不仅损兵折将,而且还失去了三位重要的谋士,实在是感到无比的痛心。这三人分别是马良、黄权和程畿。

马良是人称马氏五常的老大,他是荆襄一名士人,向来以远见卓识闻名于世,在刘备占据荆州后得到重用。常言道人以群分,马良和诸葛亮两人同为荆襄名士,而且都是博学之人,所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诸葛亮对于他也非常欣赏和器重。刘备攻取川蜀失利急召诸葛亮入川,马良就被派遣到荆州协助关羽。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被毒箭所伤,华佗为其刮骨疗毒的时候,关羽面不改色的喝酒下棋,与其对弈的就是马良。关羽兵败后马良回到成都继续任职。

马良作为军师跟随刘备东征孙权,在战役的刚开始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孙权由于害怕蜀汉大军于是决定求和。马良在这个时候劝说刘备班师回朝,双方就此和解才能够共拒曹魏,但是被仇恨遮蔽了双眼的刘备却一意孤行,执意要攻打东吴,结果遭遇了失利,而马良不幸战死沙场。

第二个要说的叫做黄权。他最开始是刘璋的部下,由于劝阻刘璋迎接刘备入川而被疏远,后来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多次邀请他做官,黄权才就此归顺。黄权在汉中之战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很受刘备的赏识和重用。

在刘备伐吴之时黄权认为刘备的计划不妥当,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却遭到了刘备的拒绝。由于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相持不下,刘备将其派往边境防备魏国,后来夷陵之战中刘备惨败而归。黄权的军队却因为被东吴势力阻隔而不能返回蜀国,无奈之下就决定向曹丕请降,黄权投降后有人向刘备建议将其家属抓捕起来,却遭到了刘备的阻止。刘备说黄权降魏是迫不得已,非但没有怪罪黄权反而说是自己对不起他,由此可见刘备对于黄权的信任和认可。

第三人叫做程畿。此人和黄权一样最开始是刘璋的部下,后来归顺刘备,虽然名声不是很响亮但是也有着不错的能力。在夷陵之败后,他自刎而亡,是一个非常忠义的谋士。

由上可知,刘备执意要率军攻打东吴,非但没有带上最重要的谋士诸葛亮,就连身边谋士的建议也不听从,所以才会有夷陵之败。而这次战役过后刘备损失惨重,不仅失去了大多数兵马,而且还使得原本人才就不多的蜀汉雪上加霜,实在是非常遗憾。

你对上述几人有何看法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